“野燒云中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野燒云中戍”全詩
河冰尋馬跡,關月逐雞聲。
野燒云中戍,春天雪外城。
戰場應久定,問業有儒生。
分類:
《送毛廣文之云中》盛鳴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毛廣文之云中》是明代詩人盛鳴世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歲晏單車去,窮邊不算程。
河冰尋馬跡,關月逐雞聲。
野燒云中戍,春天雪外城。
戰場應久定,問業有儒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送別毛廣文離去的場景。毛廣文可能是一位邊境將領或士兵,他乘著孤獨的馬車離開,去往遙遠的邊疆。在這個貧瘠的邊地,他的旅程并不被視為是一段距離,因為歲月的流逝已經讓這種行程變得微不足道。詩中提到,河流結冰時,人們會尋找馬蹄留下的痕跡,而在夜晚,人們會根據雞鳴聲來辨別方向。詩人還描繪了戰爭的景象,野火在云中的邊防軍營燃燒,而城市則被春天的雪覆蓋。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戰場上的情況的關切,他想知道是否還有儒生(指學者)在從事自己的事業。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邊疆生活的艱難和戰爭的殘酷。詩人運用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的描寫,展示了邊疆環境的嚴酷與邊地人民的堅韌。歲月的流逝使得邊疆之行變得微不足道,強調了邊疆人民長期面對的艱辛與困苦。河冰尋馬跡、關月逐雞聲的描寫,生動地展示了邊疆人民如何依靠自然來辨別方向和尋找資源。野燒云中戍、春天雪外城的景象,傳達出戰爭帶來的破壞和邊防軍民的艱苦。最后,詩人對戰場的情況表示關切,問及是否還有儒生從事學術事業,折射出他對知識分子的思念和對戰亂時期的擔憂。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邊疆生活的艱辛和戰爭的殘酷,展現了邊疆人民的頑強與堅守,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知識分子和和平的向往。這首詩詞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邊疆環境的嚴酷和人們的生活狀態,同時也引發人們對和平與進步的思考。
“野燒云中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máo guǎng wén zhī yún zhōng
送毛廣文之云中
suì yàn dān chē qù, qióng biān bù suàn chéng.
歲晏單車去,窮邊不算程。
hé bīng xún mǎ jī, guān yuè zhú jī shēng.
河冰尋馬跡,關月逐雞聲。
yě shāo yún zhōng shù, chūn tiān xuě wài chéng.
野燒云中戍,春天雪外城。
zhàn chǎng yīng jiǔ dìng, wèn yè yǒu rú shēng.
戰場應久定,問業有儒生。
“野燒云中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