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色共蕭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色共蕭蕭”全詩
波濤學孤島,棟宇似南朝。
水闊烏巢少,天寒只樹凋。
客來黃葉里,風色共蕭蕭。
分類:
《大姚寺》童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姚寺》是明代詩人童珮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國何年剎,村人說大姚。
波濤學孤島,棟宇似南朝。
水闊烏巢少,天寒只樹凋。
客來黃葉里,風色共蕭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大姚寺的景象。詩人對江國中的大姚寺產生了興趣,詢問當地村人關于這座寺廟的歷史和情況。他描述了大姚寺宛如孤立在波濤之中的孤島,建筑風格則仿佛南朝的風貌。水面廣闊,烏鴉巢穴稀少,天寒只有凋零的樹木。當客人到來時,整個景色都籠罩在黃葉和凄涼的風色之中。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大姚寺的觀察和感受。詩人通過幾個意象,勾勒出了大姚寺的景色和氛圍。
首先,詩人用“江國何年剎”來引入詩篇,表達了自己對大姚寺的好奇和探索。接著,他通過“波濤學孤島”和“棟宇似南朝”兩句,將寺廟的獨特之處和南朝建筑的風格相結合,創造了一幅別致而古樸的景象。
在后面兩句中,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水闊烏巢少,天寒只樹凋”來描繪大姚寺周圍的環境。水面廣闊,烏鴉巢穴稀少,寺廟似乎是孤獨地矗立在波濤中,而寒冷的天氣也使得周圍的樹木凋零,增加了一種凄涼的氛圍。
最后一句“客來黃葉里,風色共蕭蕭”則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強調了客人到來時的凄涼和蕭瑟。黃葉落滿四周,風聲陣陣,與大姚寺的凋敝氣息相互呼應,給人一種凄涼而悲愴的感覺。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有力的語言,以景物描寫為主線,展現出了大姚寺的獨特魅力和凄涼氛圍,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一種深沉的情感。
“風色共蕭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yáo sì
大姚寺
jiāng guó hé nián shā, cūn rén shuō dà yáo.
江國何年剎,村人說大姚。
bō tāo xué gū dǎo, dòng yǔ shì nán cháo.
波濤學孤島,棟宇似南朝。
shuǐ kuò wū cháo shǎo, tiān hán zhǐ shù diāo.
水闊烏巢少,天寒只樹凋。
kè lái huáng yè lǐ, fēng sè gòng xiāo xiāo.
客來黃葉里,風色共蕭蕭。
“風色共蕭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