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與群雄爭帝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既與群雄爭帝鼎”全詩
覆蕉鹿在寧非夢,篝火狐鳴竟不靈。
既與群雄爭帝鼎,忍隨降虜到皇廷。
致身早得歸麟閣,應共長驅下建瓴。
¤
分類:
《姑蘇感事(二首)》王澤 翻譯、賞析和詩意
《姑蘇感事(二首)》
百二山河已失扃,
孤城獨戰血魂腥。
覆蕉鹿在寧非夢,
篝火狐鳴竟不靈。
既與群雄爭帝鼎,
忍隨降虜到皇廷。
致身早得歸麟閣,
應共長驅下建瓴。
中文譯文:
百二山河已失去防御的邊界,
孤城獨自奮戰,血腥味撲鼻。
覆蓋蕉葉下的鹿難道不是夢幻嗎,
篝火邊狐貍的嘯叫竟然毫無靈感。
既然與群雄爭奪皇位的鼎立,
如何忍受降服于侵略者到皇廷。
寧愿早早回到歸隱的仙閣,
應該與眾人共同驅逐敵寇,重建國家的基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明代詩人王澤創作的《姑蘇感事(二首)》之一。詩中描繪了姑蘇(即蘇州)遭受戰亂和侵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亂世的憂慮和對國家命運的思考。
詩中的百二山河已失扃,孤城獨戰血魂腥,描繪了姑蘇遭受戰火摧殘、人民流離失所的悲慘景象,血腥味撲鼻,凸顯了戰爭的殘酷和無辜受害者的苦難。覆蕉鹿在寧非夢,篝火狐鳴竟不靈,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繁榮的向往,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同時也隱含了現實與夢幻、虛幻之間的對比。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詩人面對亂世的抉擇。既與群雄爭帝鼎,忍隨降虜到皇廷,表達了詩人不愿意為了權力和地位而背叛自己的信仰和原則,不愿意向侵略者屈服。致身早得歸麟閣,應共長驅下建瓴,則表達了詩人回歸清凈的理想境地,與其他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為國家的復興而奮斗。
整首詩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亂世的思考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通過對戰亂景象和個人選擇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和平繁榮的向往,對國家復興的期盼,以及對個人價值的堅守。該詩在明代亂世背景下,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現實意義。
“既與群雄爭帝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ū sū gǎn shì èr shǒu
姑蘇感事(二首)
bǎi èr shān hé yǐ shī jiōng, gū chéng dú zhàn xuè hún xīng.
百二山河已失扃,孤城獨戰血魂腥。
fù jiāo lù zài níng fēi mèng, gōu huǒ hú míng jìng bù líng.
覆蕉鹿在寧非夢,篝火狐鳴竟不靈。
jì yǔ qún xióng zhēng dì dǐng, rěn suí jiàng lǔ dào huáng tíng.
既與群雄爭帝鼎,忍隨降虜到皇廷。
zhì shēn zǎo dé guī lín gé, yīng gòng cháng qū xià jiàn líng.
致身早得歸麟閣,應共長驅下建瓴。
¤
“既與群雄爭帝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