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修禊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能修禊飲”全詩
海云成雪易,塞柳得春遲。
目極關山道,情懸曲水詩。
誰能修禊飲,一涴望鄉思。
分類:
《三月三日作》許宗魯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月三日作》是明代詩人許宗魯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月三日如今來,景象異于往日開。
海云變成雪云輕,邊塞柳得春來遲。
目光穿過關山道,思緒懸掛在曲水邊。
誰能舉行禊飲宴,一滴淚珠寄鄉思。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明朝時期三月三日的景象和詩人的情感。詩人觀察到這一天與往年不同的景色,海云變成了輕盈的雪云,而邊塞上的柳樹卻遲遲不見春天的到來。詩人的目光穿越關山道路,思緒則停留在曲水邊上。他感嘆誰能夠舉行禊飲宴,用一滴滴淚珠寄托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賞析:
《三月三日作》以明代時期的景色為背景,通過獨特的描寫方式展示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故鄉思念的深切體驗。
首先,詩人通過觀察,描繪了三月三日的景色變化。他注意到海云變成了雪云,這種轉變使得景色更加美麗而輕盈,與往年不同。邊塞上的柳樹雖然在這個時候應該已經春暖花開,但仍然遲遲不見春天的到來,給人以一種期待未來的感覺。
其次,詩人以視覺和情感為線索,表達了自己的思緒。他的目光穿越關山道路,意味著他遠離故鄉,思念之情難以言表。而他的情感則懸掛在曲水邊,表明他的思緒停留在故鄉的景色和回憶之中,無法擺脫。
最后,詩人以禊飲宴和鄉思作為結尾,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深思念之情。禊是古代一種祭祀儀式,飲宴則是人們慶祝的一種方式。詩人希望能有人能夠舉行這樣的儀式,以此傳達對故鄉的思念和祝福。他用一滴滴淚珠寄托鄉思,表達了心中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時光的感慨和對故鄉的深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這首詩詞讓人感受到明代時期的景色和詩人內心深處的思緒。
“誰能修禊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yuè sān rì zuò
三月三日作
shàng sì jīn zhāo shì, fēng guāng yì wǎng shí.
上巳今朝是,風光異往時。
hǎi yún chéng xuě yì, sāi liǔ dé chūn chí.
海云成雪易,塞柳得春遲。
mù jí guān shān dào, qíng xuán qǔ shuǐ shī.
目極關山道,情懸曲水詩。
shuí néng xiū xì yǐn, yī wò wàng xiāng sī.
誰能修禊飲,一涴望鄉思。
“誰能修禊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