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石孤巒便著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片石孤巒便著蹤”全詩
時人倘辨誅茅意,虛卻一峰還一峰。
分類:
《山居詩》雪山法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居詩》是一首明代詩詞,作者是雪山法師。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片石孤巒便著蹤,
青山敢謂不相容。
時人倘辨誅茅意,
虛卻一峰還一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山居的心境和感悟。作者描述了一片孤獨而高聳的山石,它們獨立而顯眼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青山自信地宣稱它們與其他山峰毫不相容。然而,當人們試圖辨別這片茂密的山林中的不同山峰時,他們會發現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不同的,但實際上它們只是一個接著一個的連續。
賞析:
《山居詩》通過對山石和青山的描繪,表達了一種超越表面現象的思考和感悟。作者通過片石孤巒的形象,將自然界的景物與人生的經歷相比擬,暗示了一個重要的思想:盡管世界上的事物看起來各不相同,但它們卻有著內在的聯系和連續性。這種觀點體現了佛教禪宗的思想,強調了萬物相互依存、相互關聯的概念。
詩中的“青山敢謂不相容”表達了山峰之間的獨特性和自信,這也可以被視為作者對自身獨特存在的肯定。然而,詩的結尾卻提醒人們,當我們試圖去辨別和區分事物時,我們會發現它們的界限是虛幻的,事物之間的差異往往只是表面的,實際上它們是相互關聯、相互滲透的。這種觀點呼應了佛教的空性觀念,強調了世界的虛幻和相對性。
《山居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深邃的思想,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引發讀者對存在與虛無、個體與整體、差異與連續性等哲學問題的思考。它呈現了一種超越表象的智慧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使人們在平凡的事物中尋找到內在的聯系和意義。
“片石孤巒便著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jū shī
山居詩
piàn shí gū luán biàn zhe zōng, qīng shān gǎn wèi bù xiāng róng.
片石孤巒便著蹤,青山敢謂不相容。
shí rén tǎng biàn zhū máo yì, xū què yī fēng hái yī fēng.
時人倘辨誅茅意,虛卻一峰還一峰。
“片石孤巒便著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