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率在名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表率在名流”全詩
朝廷用儒雅,風紀得才猷。
天遠三湘外,霜含八桂秋。
貪漁嗟薄俗,表率在名流。
分類:
作者簡介(楊士奇)

楊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學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號東里,謚文貞,漢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縣澄江鎮)人。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歷五朝,在內閣為輔臣四十余年,首輔二十一年。與楊榮、楊溥同輔政,并稱“三楊”,因其居地所處,時人稱之為“西楊”。“三楊”中,楊士奇以“學行”見長,先后擔任《明太宗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總裁。
《送胡元節廣西憲使》楊士奇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胡元節廣西憲使》是明代楊士奇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驄馬赤茸鞦,臨歧嘶未休。
朝廷用儒雅,風紀得才猷。
天遠三湘外,霜含八桂秋。
貪漁嗟薄俗,表率在名流。
詩意:
這首詩詞是楊士奇送別廣西憲使胡元節的作品。詩中描繪了胡元節離開的情景,表達了對他的祝福和對官場風紀的期望。詩人通過描寫驄馬威武的形象、描繪秋天的景色以及對名流風范的贊頌,表達了對胡元節的敬佩和對正直高尚品質的推崇。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明代士人的風范和對官場風紀的關注。首句中的驄馬赤茸鞦形容了胡元節奔馳離去的場景,表現出他的威武和決心。接下來的兩句抒發了詩人對朝廷使用儒雅之才和風紀得才猷的贊賞,反映了對官場廉潔的期望和向往。接著,詩人通過天遠三湘外、霜含八桂秋的描寫,將胡元節離開的景象與秋天的凄涼和廣西的邊遠之地相聯系,增加了離別的傷感和詩詞的意境。最后兩句以貪漁嗟薄俗、表率在名流的表述,批判了當時社會上的貪污腐敗現象,強調了胡元節的操守高潔和作為名流的表率作用。
整首詩詞流暢簡明,用意深遠。通過描繪胡元節離去的場景和對他的贊美,詩人傳達了對正直廉潔品質的推崇和對官場風紀的期望。同時,詩人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批判,進一步突出了胡元節的高尚操守和表率作用。這首詩詞既具有明代文人的政治關切,又表達了對士人品德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意義。
“表率在名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ú yuán jié guǎng xī xiàn shǐ
送胡元節廣西憲使
cōng mǎ chì rōng qiū, lín qí sī wèi xiū.
驄馬赤茸鞦,臨歧嘶未休。
cháo tíng yòng rú yǎ, fēng jì dé cái yóu.
朝廷用儒雅,風紀得才猷。
tiān yuǎn sān xiāng wài, shuāng hán bā guì qiū.
天遠三湘外,霜含八桂秋。
tān yú jiē báo sú, biǎo shuài zài míng liú.
貪漁嗟薄俗,表率在名流。
“表率在名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