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把全師輕一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枉把全師輕一擲”全詩
枉把全師輕一擲,遂將宿將盡三韓。
腐儒誤國由房琯,野老吞聲恨賀蘭。
豈是胡人開殺運,只因中國自摧殘。
¤
分類:
《書邊事四首》張可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邊事四首》是明代張可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書邊事四首
無端小草出登壇,
壯士徒歌易水寒。
枉把全師輕一擲,
遂將宿將盡三韓。
腐儒誤國由房琯,
野老吞聲恨賀蘭。
豈是胡人開殺運,
只因中國自摧殘。
中文譯文:
無端的小草長在登壇,
壯士們只能歌唱易水的寒冷。
枉然將整個軍隊輕易拋棄,
結果導致老將士盡喪于三韓。
腐朽的儒生誤國,罪在房琯,
隱士們咽下聲音對賀蘭心懷恨意。
難道是胡人開啟了殺戮的命運,
實際上只因為中國自己的自相殘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時期的一些社會現象和政治問題,反映出作者對國家和民眾的關切和憂慮。
首先,詩中提到的“無端小草出登壇”形象地表達了那些不該出現在高位上的人物,暗指當時朝政上的附庸和官僚主義。這些人不具備實際才干和能力,卻獲得了高位和權力。
其次,詩中描寫了壯士們在易水寒冷環境下仍然歌唱的形象,表達了他們對國家的忠誠和堅定。然而,他們的努力卻被當權者輕易拋棄,導致宿將們盡喪于三韓(指東三省,即遼東、吉林、黑龍江)的戰事中,這種無謂的犧牲令人痛心。
詩中提到的“腐儒誤國由房琯”和“野老吞聲恨賀蘭”揭示了當時朝廷內部的腐敗和權力斗爭。房琯是明代中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他的腐敗和無能導致國家的衰敗。賀蘭則指代當時的朝廷權臣,野老們因為恐懼權勢而選擇默不作聲,這種對權力的忍讓和沉默也是作者所不滿的。
最后,詩中提到“胡人開殺運,只因中國自摧殘”,表達了作者對中國內部分裂和自相殘殺的憂慮。胡人在這里可以理解為外來侵略者,但作者認為真正導致中國陷入困境的是國內的內訌和自我摧殘。這是對當時中國政局的深刻批評,暗示了國家面臨的危機和困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明代時期社會和政治現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衰敗和內部分裂的擔憂。同時,詩中壯士們的形象也彰顯了作者對忠誠和正義的贊美。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批評意味,成為了明代社會狀況的一種寫照,并對后世留下我要為您提供一篇 500 字左右的文章,以詩詞《書邊事四首》為主題,包括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請稍等片刻,我將為您創作。
“枉把全師輕一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biān shì sì shǒu
書邊事四首
wú duān xiǎo cǎo chū dēng tán, zhuàng shì tú gē yì shuǐ hán.
無端小草出登壇,壯士徒歌易水寒。
wǎng bǎ quán shī qīng yī zhì, suì jiāng sù jiàng jǐn sān hán.
枉把全師輕一擲,遂將宿將盡三韓。
fǔ rú wù guó yóu fáng guǎn, yě lǎo tūn shēng hèn hè lán.
腐儒誤國由房琯,野老吞聲恨賀蘭。
qǐ shì hú rén kāi shā yùn, zhǐ yīn zhōng guó zì cuī cán.
豈是胡人開殺運,只因中國自摧殘。
¤
“枉把全師輕一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