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礎委蔓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斷礎委蔓草”全詩
秋高木葉深,霜重池荷老。
日光穿云來,竹色不可掃。
世代成古今,惻然傷懷抱。
分類:
《廢寺》張治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廢寺》是一首明代詩詞,作者是張治。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廢寺
古寺饒蒼苔,
斷礎委蔓草。
秋高木葉深,
霜重池荷老。
日光穿云來,
竹色不可掃。
世代成古今,
惻然傷懷抱。
譯文:
古老的寺廟滿布蒼苔,
斷塔基已經長滿了野草。
秋高氣爽,樹葉茂密,
霜重使池塘中的荷花凋零。
日光穿過云層,
竹子的顏色無法被擦拭。
世世代代流傳至今,
令人傷感,懷抱沉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座廢棄的寺廟的景象,透露出作者對光陰易逝、歲月無情的感慨和憂思。
首先,詩中的古寺被描述為蒼苔滿布,斷塔基委頓,顯示出它的荒涼和廢棄。這種景象暗喻了世事無常,一切都在經歷時間的洗禮,受到歲月的磨礪。
其次,詩中描繪了秋高氣爽,樹葉茂密的景象,但是寺廟中的荷花卻因霜重而老去。這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即使是在美好的季節,也無法阻擋歲月的侵蝕。
接著,詩中提到日光穿越云層,竹子的顏色卻無法被擦拭。這里的竹色可以理解為寺廟中的景色,它的存在是無法被改變的,即使時光流轉,它仍然保持著自己的本色。這個意象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尊重和對傳統的思考。
最后,詩人提到這座廢寺已經經歷了世世代代,成為古今的見證。這句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沉思,感嘆時間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事物更迭的深深感慨,以及對歷史和傳統的敬重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廢棄的寺廟和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的思考,以及對歷史和傳統的敬畏之情。它喚起人們對于時光易逝、珍惜當下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歷史的敬重和對生命的思考。
“斷礎委蔓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i sì
廢寺
gǔ sì ráo cāng tái, duàn chǔ wěi màn cǎo.
古寺饒蒼苔,斷礎委蔓草。
qiū gāo mù yè shēn, shuāng zhòng chí hé lǎo.
秋高木葉深,霜重池荷老。
rì guāng chuān yún lái, zhú sè bù kě sǎo.
日光穿云來,竹色不可掃。
shì dài chéng gǔ jīn, cè rán shāng huái bào.
世代成古今,惻然傷懷抱。
“斷礎委蔓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