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奔湘水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奔湘水間”全詩
有淚寄湘竹,至今湘竹斑。
云深九疑廟,日落蒼梧山。
余恨在江水,滔滔去不還。
分類:
《斑竹怨》趙瑗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斑竹怨》是明代趙瑗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二妃昔追帝,
南奔湘水間。
有淚寄湘竹,
至今湘竹斑。
云深九疑廟,
日落蒼梧山。
余恨在江水,
滔滔去不還。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明代時期兩位妃子追隨皇帝南下逃亡的景象,表達了她們的憂愁和怨恨之情。詩中以湘水和湘竹作為象征,抒發了主人公多年來的憤怒和遺憾。最后兩句表達了主人公的無盡怨恨和無法挽回的失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示了主人公內心的痛苦和不甘。詩中描述了兩位妃子追隨皇帝南下逃亡的情景,暗示了她們被逼離宮廷、背棄故土的悲慘遭遇。其中提到的湘水和湘竹象征著主人公的心情,與她們的悲傷和怨恨相呼應。
詩中的“有淚寄湘竹,至今湘竹斑”表達了主人公多年來的痛苦和悲傷,并通過湘竹斑點的形象來象征她們心靈上的創傷,這種創傷無法被時間抹去,一直留在她們心中。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繪云深的九疑廟和日落的蒼梧山,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最后兩句“余恨在江水,滔滔去不還”表達了主人公對江水的怨恨和無法挽回的失去,流露出她們對過去的深深留戀和無盡遺憾。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文字表達了主人公的痛苦和怨恨,通過景物的描繪和象征的運用,增強了詩意的深度和感染力,使讀者能夠感同身受,體會到主人公的心情和遭遇。
“南奔湘水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n zhú yuàn
斑竹怨
èr fēi xī zhuī dì, nán bēn xiāng shuǐ jiān.
二妃昔追帝,南奔湘水間。
yǒu lèi jì xiāng zhú, zhì jīn xiāng zhú bān.
有淚寄湘竹,至今湘竹斑。
yún shēn jiǔ yí miào, rì luò cāng wú shān.
云深九疑廟,日落蒼梧山。
yú hèn zài jiāng shuǐ, tāo tāo qù bù hái.
余恨在江水,滔滔去不還。
“南奔湘水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