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支藤長過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手里支藤長過肩”出自明代鄭崐的《老人》,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shǒu lǐ zhī téng zhǎng guò jiān,詩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手里支藤長過肩”全詩
《老人》
手里支藤長過肩,月明扶醉步村前。
后生共說先朝事,及見英皇北狩年。
后生共說先朝事,及見英皇北狩年。
分類:
《老人》鄭崐 翻譯、賞析和詩意
《老人》是明代鄭崐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手里支藤長過肩,
月明扶醉步村前。
后生共說先朝事,
及見英皇北狩年。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年邁的老人的形象,他手中拄著一根藤杖,已經長到超過肩膀的位置。他在月光下踉蹌著,扶著醉意,緩緩走在村前的道路上。后來的年輕人們聚集在一起,共同談論著過去朝代的事情,直到他們看到了英皇北征的年份。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老人的形象,以及描述他走在村前的道路上,表達了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老人拄著長藤杖,顯示出他年事已高,但他仍然堅持前行。月光的明亮照耀著他的身影,傳遞出一種寂寥和孤寂的氛圍。
在詩的后半部分,年輕人們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討過去朝代的事情。這種對歷史的關注和追溯,體現了對前人智慧和經驗的尊重。詩中提到的"英皇北狩年",指的是明朝英宗在北方進行巡狩的時期。這一歷史事件的提及,讓整首詩詞具有了一種更加廣闊的歷史意義。
通過這首詩詞,鄭崐以老人的形象,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歷史變遷的思考。同時,他也傳達了對前人智慧和歷史記憶的重視。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深沉而富有詩意的畫面,引發讀者對時間流逝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手里支藤長過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ǎo rén
老人
shǒu lǐ zhī téng zhǎng guò jiān, yuè míng fú zuì bù cūn qián.
手里支藤長過肩,月明扶醉步村前。
hòu shēng gòng shuō xiān cháo shì, jí jiàn yīng huáng běi shòu nián.
后生共說先朝事,及見英皇北狩年。
“手里支藤長過肩”平仄韻腳
拼音:shǒu lǐ zhī téng zhǎng guò jiān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手里支藤長過肩”的相關詩句
“手里支藤長過肩”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手里支藤長過肩”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手里支藤長過肩”出自鄭崐的 《老人》,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