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茗它年石上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裹茗它年石上烹”全詩
滌煩老去盧鴻一,謝俗歸來衛叔卿。
未必《茶經》隨火化,擬尋茅屋待春耕。
臥游畫里違清賞,裹茗它年石上烹。
分類:
《為志學聘君題惠麓秋晴圖(甲寅立冬日)》朱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為志學聘君題惠麓秋晴圖(甲寅立冬日)》
第二泉頭坐晚晴,
滿林松籟雜谿聲。
滌煩老去盧鴻一,
謝俗歸來衛叔卿。
未必《茶經》隨火化,
擬尋茅屋待春耕。
臥游畫里違清賞,
裹茗它年石上烹。
詩詞的中文譯文:
我坐在第二泉頭,享受著晚晴的寧靜,
滿林間松樹的吟唱與山谷的回響交織在一起。
洗滌煩擾,老去的盧鴻只是一個人,
告別塵世歸來的是衛叔卿。
并非一定要將《茶經》付之一炬,
我打算尋找一間茅屋,等待春天的耕種。
躺臥于畫中違背了清雅的欣賞,
將來,我將在山石上烹制著裹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一個秋天的晴朗傍晚坐在第二泉頭的景致。周圍的林中松樹發出悅耳的聲音,回蕩在山谷間。詩人表達了對塵世的煩擾和紛擾的洗滌之意,同時也表達了對歸隱田園、返璞歸真的向往。
詩中提到的盧鴻和衛叔卿是歷史上的兩位職官,暗喻了作者告別塵世的決心。盧鴻表示老去的煩惱,而衛叔卿則代表了返璞歸真的選擇。
詩人提到了《茶經》,表達了對茶道的喜愛和追求。然而,他提出了一個反思:是否一定要將《茶經》隨火化(指放棄),暗示了對傳統與現實的思考和選擇。詩人決定尋找一間茅屋,等待春天的到來,意味著他希望在自然中尋求寧靜和平和。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清雅生活的向往,但他意識到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他將來裹茗(泡茶)時,可能無法在清雅的環境中享受,而是在石頭上泡茶,暗示了現實與理想的妥協。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致和對人生選擇的思考,表達了對清雅生活和回歸自然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沖突和妥協。
“裹茗它年石上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i zhì xué pìn jūn tí huì lù qiū qíng tú jiǎ yín lì dōng rì
為志學聘君題惠麓秋晴圖(甲寅立冬日)
dì èr quán tóu zuò wǎn qíng, mǎn lín sōng lài zá xī shēng.
第二泉頭坐晚晴,滿林松籟雜谿聲。
dí fán lǎo qù lú hóng yī, xiè sú guī lái wèi shū qīng.
滌煩老去盧鴻一,謝俗歸來衛叔卿。
wèi bì chá jīng suí huǒ huà, nǐ xún máo wū dài chūn gēng.
未必《茶經》隨火化,擬尋茅屋待春耕。
wò yóu huà lǐ wéi qīng shǎng, guǒ míng tā nián shí shàng pēng.
臥游畫里違清賞,裹茗它年石上烹。
“裹茗它年石上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