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時莫洗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時莫洗耳”出自唐代李白的《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二》,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guī shí mò xǐ ěr,詩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歸時莫洗耳”全詩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二》
君思潁水綠,忽復歸嵩岑。
歸時莫洗耳,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買名。
謝公終一起,相與濟蒼生。
歸時莫洗耳,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買名。
謝公終一起,相與濟蒼生。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第二首起句便好:“君思潁水綠,忽復歸嵩岑。”“您想念著碧綠清澄的潁水”,這一句把歸隱的愿望寫得多么形象,抽象的思想、意念化成了具體的、美好的、能夠感觸的形象。“忽復歸嵩岑”,“忽復”兩字現出人的個性和情態,何等灑落,何等爽快,敝屣功名富貴自在不言之中了。“歸時莫洗耳,為我洗其心。洗心得真情,洗耳徒買名。”許由洗耳的典故,用得靈活入妙。詩人在這里把許由這位上古的高士,臨時拉來指桑罵槐,這是因為唐代以隱居為手段達到向上爬的目的者,大有其人。李白很鄙視這種假隱士,所以他說不洗心而徒事洗耳,則是矯情作偽,欺世盜名。詩人認為不論是進是退,或隱或顯,唯真正有經世濟民的抱負和才干的人,才是超越流俗的大賢。李白平生最仰慕的古人之一—謝安,正是這種典型。“謝公終一起,相與濟蒼生”。末句是詩人與友人臨別贈言,相互勸勉、慰藉之詞,洋溢著積極向上的精神。
王夫之在《唐詩評選》中說這首詩:“只寫送別事,托體高,著筆平。”所謂“托體高”,即以立意為勝;“著筆平”,即無句可摘。這種寫法,質樸自然,不事藻飾,直抒胸肊,實為漢魏風骨的繼承。它不在于一字一句的奇警,而在于全篇的渾成,即全篇作為一個整體,鑄成一個完整的藝術形象,使讀者想象和體會到其人的胸襟氣度、思想感情。由于詩的概括力很強,把豐富的思想感情緊縮在具體的形象之中,所以讀來醰然有味。這種藝術造境,決不是那些鋪錦列繡,雕繪滿眼之作所能比擬的。
(徐永年)
王夫之在《唐詩評選》中說這首詩:“只寫送別事,托體高,著筆平。”所謂“托體高”,即以立意為勝;“著筆平”,即無句可摘。這種寫法,質樸自然,不事藻飾,直抒胸肊,實為漢魏風骨的繼承。它不在于一字一句的奇警,而在于全篇的渾成,即全篇作為一個整體,鑄成一個完整的藝術形象,使讀者想象和體會到其人的胸襟氣度、思想感情。由于詩的概括力很強,把豐富的思想感情緊縮在具體的形象之中,所以讀來醰然有味。這種藝術造境,決不是那些鋪錦列繡,雕繪滿眼之作所能比擬的。
(徐永年)
“歸時莫洗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péi shí bā tú nán guī sōng shān qí èr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二
jūn sī yǐng shuǐ lǜ, hū fù guī sōng cén.
君思潁水綠,忽復歸嵩岑。
guī shí mò xǐ ěr, wèi wǒ xǐ qí xīn.
歸時莫洗耳,為我洗其心。
xǐ xīn dé zhēn qíng, xǐ ěr tú mǎi míng.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買名。
xiè gōng zhōng yì qǐ, xiāng yǔ jì cāng shēng.
謝公終一起,相與濟蒼生。
“歸時莫洗耳”平仄韻腳
拼音:guī shí mò xǐ ěr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歸時莫洗耳”的相關詩句
“歸時莫洗耳”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歸時莫洗耳”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歸時莫洗耳”出自李白的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二》,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