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干就濕長成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回干就濕長成人”全詩
回干就濕長成人,如今去合論辛苦。
分類: 十二時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十二時行孝文》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二時行孝文》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正南午,侍奉尊親莫辭。
回干就濕長成人,如今去合論辛苦。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孝順的重要性,特別是對父母的孝順。詩人通過描繪“正南午”的景象,表達了無論天氣多么炎熱,作為孝順兒女都應該無怨無悔地侍奉父母,不應推辭或抱怨。詩人進一步提到了回干濕潤的過程,比喻孝順的行為長大成人,需要時間和努力。最后,詩人表示現在去論述孝道的艱辛,也是一種辛苦。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傳達了孝順的主題。首句“正南午,侍奉尊親莫辭”直接表達了孝順不應推辭的態度和行動。正南午是指太陽正午的方位,表示太陽當頭炙烤,極為炎熱。然而,對于孝順兒女來說,無論天氣如何,都應該堅守侍奉父母的責任。
接著,詩人用“回干就濕長成人”來比喻孝順的過程。回干就濕是指麥秸等干物質在潮濕的環境中恢復濕潤。這種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與孝順一樣,需要長期的堅持和努力。通過這個比喻,詩人強調了孝順的重要性和不易。
最后一句“如今去合論辛苦”則表達了詩人對于討論孝道困難的思考。雖然孝道是值得推崇和追求的,但對于真正實踐的人來說,孝道的實踐并不容易,需要面對各種困難和考驗。這句話也提醒人們應該理解和珍惜孝順的行為,不應輕視其中的辛苦和付出。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孝順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通過描繪象征炎熱的正午和回干就濕的過程,詩人生動地表達了孝順的艱辛和需要時間的成長過程。這首詩詞提醒人們應該尊重和踐行孝道,在面對困難時堅持不懈,成為一個孝順的兒女。
“回干就濕長成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èr shí xíng xiào wén
十二時行孝文
zhèng nán wǔ, shì fèng zūn qīn mò cí sù.
正南午,侍奉尊親莫辭[訴]。
huí gān jiù shī cháng chéng rén, rú jīn qù hé lùn xīn kǔ.
回干就濕長成人,如今去合論辛苦。
“回干就濕長成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