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行孝兼行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在家行孝兼行義”全詩
莫取妻言兄弟疏,卻[教]父母流雙淚。
分類: 十二時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十二時行孝文》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二時行孝文》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白居易。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日落未完全,我在家中盡孝順,同時行善事。
不要聽取妻子說兄弟疏遠的言語,反而教導父母流淚憂傷。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孝順的兒子,他在家中盡心盡力地孝敬父母,并且同時也行善事。他不被妻子告知兄弟間的疏離之事,而是努力讓父母感到幸福,但他卻看到了父母因為兄弟之間的不和而流淚傷心。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和親情的深切關懷和珍視。詩中的主人公是一個盡責的兒子,他不僅盡自己的孝道之責,還努力行善,積極為社會做貢獻。他不愿聽從妻子傳達的關于兄弟疏離的消息,因為他明白這樣的消息會給父母帶來痛苦和傷心。他希望父母能夠快樂幸福,不再為兄弟間的紛爭而流淚。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家庭倫理和情感的核心。作者通過這首詩詞呼吁人們要盡心盡力地孝敬父母,并且要關心家庭和睦,避免給父母帶來痛苦和傷心。整首詩詞流暢優美,語言樸實,情感真摯,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啟示。
“在家行孝兼行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èr shí xíng xiào wén
十二時行孝文
rì dié wèi, zài jiā xíng xiào jiān xíng yì.
日昳未,在家行孝兼行義。
mò qǔ qī yán xiōng dì shū, què jiào fù mǔ liú shuāng lèi.
莫取妻言兄弟疏,卻[教]父母流雙淚。
“在家行孝兼行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