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玉佳人帶酒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如玉佳人帶酒容”全詩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木芙蓉》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木芙蓉》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晚函秋霧誰相似,
如玉佳人帶酒容。
夜深忽夢胡虜殺,
散作椒房一片紅。
詩意:
這首詩詞以木芙蓉作為主題,通過描繪花朵的美麗和特點,表達了作者對花朵的喜愛之情。詩人將木芙蓉與美麗的女子相比,以其婀娜多姿的形態和醉人的芳香,展現了花朵的嬌艷和迷人之處。詩詞的情感轉折突出,前兩句描寫了木芙蓉的美麗,而后兩句則展現了作者在深夜夢中的一幕,使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戲劇性和離奇感。
賞析:
1. 對象描寫:詩中的主題是木芙蓉,詩人通過比喻將花朵與美麗的女子相聯系,以表達對花朵的贊美之情。這種對象描寫讓讀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花朵的美麗和詩人對它的喜愛。
2. 情感轉折: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使用了意想不到的情節轉折,將詩的情感氛圍由美麗的描繪轉向了悲憤之情。作者在深夜夢中突然想起了胡虜殺戮的場景,與前半部分描繪的花朵之美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情感轉折使詩詞更加有層次、有張力。
3. 形象獨特:詩中的木芙蓉形象獨特而鮮明,作者用"如玉佳人帶酒容"來形容其美麗。這種比喻使詩中的花朵更具人性化,給人以生動的感覺。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木芙蓉的描繪,展現了花朵的美麗和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情感轉折和形象獨特使得詩詞更加豐富有趣。
“如玉佳人帶酒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fú róng
木芙蓉
wǎn hán qiū wù shuí xiāng sì, rú yù jiā rén dài jiǔ róng.
晚函秋霧誰相似,如玉佳人帶酒容。
“如玉佳人帶酒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