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名居士眼方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凈名居士眼方丈”全詩
手把屈巵未勸我,世間何處覓波旬?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戲酬皇甫十再勸酒》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戲酬皇甫十再勸酒》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凈名居士眼方丈,
玄晏先生釀老春。
手把屈巵未勸我,
世間何處覓波旬?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白居易與皇甫十(或稱皇甫冉)的酒宴場景。其中,凈名居士指的是皇甫十,玄晏先生指的是白居易自己。皇甫十以其淡泊名利、修行佛法的凈名而知名,而白居易則自稱是個玄晏(意指隱居、深沉的人)。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酒宴場景為主題,凸顯了白居易與皇甫十的友誼和他們之間的酒宴交流。詩中的“方丈”指的是皇甫十的眼睛,意味著他能夠洞察人心。而“釀老春”則是指皇甫十釀造的美酒,意味著他的酒技高超。白居易表示自己雖然手持酒杯,但還未受到皇甫十的勸酒,暗示著他對皇甫十的敬重和傾慕。最后兩句“世間何處覓波旬?”表達了白居易對皇甫十的追隨之情,他想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是否還有其他人能夠與皇甫十相媲美。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詩人與皇甫十的酒宴情景,表達了白居易對皇甫十的敬佩和向往之情。這首詩詞以酒作為媒介,體現了唐代文人的交游和情感交流方式,同時也展示了白居易對皇甫十的崇敬之情。
“凈名居士眼方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chóu huáng fǔ shí zài quàn jiǔ
戲酬皇甫十再勸酒
jìng míng jū shì yǎn fāng zhàng, xuán yàn xiān shēng niàng lǎo chūn.
凈名居士眼方丈,玄晏先生釀老春。
shǒu bà qū zhī wèi quàn wǒ, shì jiān hé chǔ mì bō xún?
手把屈巵未勸我,世間何處覓波旬?
“凈名居士眼方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