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芽細炷千燈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芽細炷千燈焰”全詩
傘蓋低垂金翡翠,薰籠亂搭繡衣裳。
春芽細炷千燈焰,夏蕊濃焚百和香。
見說上林無此樹,只教桃柳占年芳。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石榴樹》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石榴樹》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可憐顏色好陰涼,
葉剪紅箋花撲霜。
傘蓋低垂金翡翠,
薰籠亂搭繡衣裳。
春芽細炷千燈焰,
夏蕊濃焚百和香。
見說上林無此樹,
只教桃柳占年芳。
詩意:
這首詩以石榴樹為題材,通過描述石榴樹的特征和生長環境,抒發了詩人對石榴樹的喜愛之情。詩中描繪了石榴樹的形態、色彩和花果,同時與其他植物進行對比,表達了石榴樹獨特的美麗和鮮艷。
賞析:
該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石榴樹的美麗景象,通過鮮明的形象和細膩的描寫,給人以清新、明亮的感覺。首先,詩人用"可憐"來形容石榴樹的顏色,表達了對其美麗的羨慕和贊嘆。接著,他使用了一系列生動的修辭手法,如"葉剪紅箋"、"花撲霜",將石榴樹的形態和色彩生動地展現出來。他將石榴樹的葉子比喻為剪紅的紙,花朵如同撲在霜上,形象生動。詩中還出現了"傘蓋低垂金翡翠"的描寫,形容了石榴樹枝葉的繁茂和翠綠,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對季節和花果的描繪,更加突出了石榴樹的美麗。他描述了春天細小的石榴芽猶如千盞燈火,夏天石榴蕊的香氣濃郁,將石榴樹與其他花樹相比,表達了它的獨特之處。最后兩句"見說上林無此樹,只教桃柳占年芳",詩人以對比的方式暗示了石榴樹的稀有和珍貴,使讀者對石榴樹更加留下深刻的印象。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石榴樹形態、色彩和花果的生動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石榴樹美麗和獨特之處的贊美之情,給人以清新明亮的感受。
“春芽細炷千燈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liú shù
石榴樹
kě lián yán sè hǎo yīn liáng, yè jiǎn hóng jiān huā pū shuāng.
可憐顏色好陰涼,葉剪紅箋花撲霜。
sǎn gài dī chuí jīn fěi cuì, xūn lóng luàn dā xiù yī shang.
傘蓋低垂金翡翠,薰籠亂搭繡衣裳。
chūn yá xì zhù qiān dēng yàn, xià ruǐ nóng fén bǎi hé xiāng.
春芽細炷千燈焰,夏蕊濃焚百和香。
jiàn shuō shàng lín wú cǐ shù, zhǐ jiào táo liǔ zhàn nián fāng.
見說上林無此樹,只教桃柳占年芳。
“春芽細炷千燈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八琰 (仄韻) 去聲二十九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