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嘯猶能出教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坐嘯猶能出教條”全詩
莫笑華顛飄彩勝,幾人黃壤隔青霄。
行吟未許窮騷雅,坐嘯猶能出教條。
記取明年江上郡,五更春枕夢春韶。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再和》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和》是蘇軾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再和
與君流落偶還朝,
過眼紛綸七葉貂。
莫笑華顛飄彩勝,
幾人黃壤隔青霄。
行吟未許窮騷雅,
坐嘯猶能出教條。
記取明年江上郡,
五更春枕夢春韶。
中文譯文:
再次與君相聚,雖然我們曾一同流落,如今又重返朝廷。
眼前的景象千變萬化,猶如七片彩色貂皮的閃爍。
不要嘲笑我狂放不羈的風采超過了華冠,幾位文人因黃土高原而與我分隔天涯。
行走吟詠之間,我并不局限于傳統的文雅風格,
坐下來吟詠時,我依然能夠超越教條的束縛。
記住,明年我將在江邊的郡城,
在清晨五更,枕著春天的夢境,享受春日的美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重返朝廷后的豪情與志向,以及他對個人才華的自信。詩中的“與君流落偶還朝”指的是蘇軾曾因政治原因被貶謫流放,但最終又得以回到朝廷。他通過描繪眼前世事的變幻無常,用“過眼紛綸七葉貂”來形容,表達了對世事易逝的感慨。
接下來,蘇軾以自嘲的口吻,告誡讀者不要因他超越傳統而嘲笑他,“莫笑華顛飄彩勝”,他認為自己的風采勝過了那些被視為華貴之士的文人。他進一步表達了黃土高原與文人之間的隔閡,用“幾人黃壤隔青霄”來形容自己與他們的不同處境。
蘇軾在詩中提到自己的創作風格,他表示自己不受傳統雅致的限制,行走吟詠之間,自由自在地發揮才華,不拘泥于教條,“行吟未許窮騷雅,坐嘯猶能出教條”。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軾對未來的期許和憧憬。他提到明年他將在江邊的郡城,享受春天的美好。通過“五更春枕夢春韶”,他描繪了自己在清晨時分,枕著春天的夢境,感受春日的美妙。
整首詩詞展示了蘇軾豪放不羈的個性和對個人才華的自信,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世事變幻的感慨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啟示。
“坐嘯猶能出教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hé
再和
yǔ jūn liú luò ǒu hái cháo, guò yǎn fēn lún qī yè diāo.
與君流落偶還朝,過眼紛綸七葉貂。
mò xiào huá diān piāo cǎi shèng, jǐ rén huáng rǎng gé qīng xiāo.
莫笑華顛飄彩勝,幾人黃壤隔青霄。
xíng yín wèi xǔ qióng sāo yǎ, zuò xiào yóu néng chū jiào tiáo.
行吟未許窮騷雅,坐嘯猶能出教條。
jì qǔ míng nián jiāng shàng jùn, wǔ gēng chūn zhěn mèng chūn sháo.
記取明年江上郡,五更春枕夢春韶。
“坐嘯猶能出教條”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