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此不能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此不能寐”全詩
廖井窖丹砂,紅泉涌尋常。
二女戲口鼻,松膏以為糧。
聞此不能寐,起坐夜未央。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陶讀《山海經》》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陶讀《山海經》》是蘇軾的一首詩詞,它描述了蘇軾與友人陶淵明一起閱讀《山海經》時的情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花冒甘谷,
靈根固深長。
廖井窖丹砂,
紅泉涌尋常。
黃花從甘谷冒出來,
它的根源堅固而深遠。
廖井中有丹砂,
紅泉涌出并不奇特。
二女戲口鼻,
松膏以為糧。
聞此不能寐,
起坐夜未央。
兩個女子嬉戲,玩弄著嘴巴和鼻子,
以松脂作為食物。
聽到這些故事,我無法入眠,
坐起來,夜晚還未過去。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黃花冒出甘谷、廖井窖中的丹砂以及紅泉涌出的景象,表達了蘇軾與陶淵明一起閱讀《山海經》時的歡樂和興奮之情。詩中提到的黃花代表著迸發出的智慧和靈感,而廖井窖中的丹砂和紅泉則象征著珍貴的寶藏和靈秀的自然景觀。
接下來,詩詞轉向了描述兩個女子嬉戲的情景,她們以松脂為食物,可能暗示了蘇軾和陶淵明對于文學知識的渴求和滋養。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軾因聽到這些故事而難以入眠,坐起來,夜晚還未過去的心境,體現了他對文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追求。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現了詩人在閱讀《山海經》時的喜悅與激情,同時也抒發了對知識、智慧和文學的渴望。它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女子嬉戲和詩人的內心體驗,將讀書的歡樂與心境相結合,展示了蘇軾對于文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追求。
“聞此不能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o dú shān hǎi jīng
和陶讀《山海經》
huáng huā mào gān gǔ, líng gēn gù shēn cháng.
黃花冒甘谷,靈根固深長。
liào jǐng jiào dān shā, hóng quán yǒng xún cháng.
廖井窖丹砂,紅泉涌尋常。
èr nǚ xì kǒu bí, sōng gāo yǐ wéi liáng.
二女戲口鼻,松膏以為糧。
wén cǐ bù néng mèi, qǐ zuò yè wèi yāng.
聞此不能寐,起坐夜未央。
“聞此不能寐”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