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床自甘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倒床自甘寢”全詩
是身如虛空,誰受譽與毀。
得酒未舉杯,喪我固忘爾。
倒床自甘寢,不擇菅與綺。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和陶飲酒二十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陶飲酒二十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百年六十化,
念念竟非是。
是身如虛空,
誰受譽與毀。
百年過去,六十歲已到,
思考種種,最終發現不是真實的。
我的身體就像虛空一樣,
誰能接受贊譽或承受責難呢?
得酒未舉杯,
喪我固忘爾。
倒床自甘寢,
不擇菅與綺。
得到酒卻還未舉杯,
我的苦惱頓時消失。
我倒在床上,自愿入眠,
不再在乎草木的粗糙和華麗。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以飲酒為主題,表達了蘇軾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于榮辱得失的看法。他認識到百年六十歲的人生已經過去,種種念頭最終都是虛幻的,個人的存在也如同虛空般虛幻不實。在這種境地下,他思考人們對于贊譽和責難的接受能力,似乎在表達一種超越塵世喧囂的心態。
接下來,蘇軾提到他得到了酒,但還未舉杯,就已經忘記了他的困擾。他自愿倒在床上入眠,不再選擇拘泥于世俗的草木和華麗之物,表達了一種超然物外的心態,不再在乎世間的喧囂和繁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蘇軾對于人生和世俗的思考。他透過飲酒這個象征物,反思人生的虛幻和世事的無常。在面對種種困擾和紛擾時,他選擇超脫于塵世之外,不再在乎世俗的榮譽和批評,表達了一種超然的心境。
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思辨風格和對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它帶給讀者一種深思熟慮和超脫的感覺,引發人們對于人生意義和追求的思考。
“倒床自甘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o yǐn jiǔ èr shí shǒu
和陶飲酒二十首
bǎi nián liù shí huà, niàn niàn jìng fēi shì.
百年六十化,念念竟非是。
shì shēn rú xū kōng, shuí shòu yù yǔ huǐ.
是身如虛空,誰受譽與毀。
dé jiǔ wèi jǔ bēi, sàng wǒ gù wàng ěr.
得酒未舉杯,喪我固忘爾。
dǎo chuáng zì gān qǐn, bù zé jiān yǔ qǐ.
倒床自甘寢,不擇菅與綺。
“倒床自甘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