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端猶自斡千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筆端猶自斡千鈞”全詩
擿石舊痕猶在眼,閉門高節欲生鱗。
畏途自衛真無敵,捷徑爭先卻累人。
遠寄知公不嫌重,筆端猶自斡千鈞。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樂全先生生日,以鐵拄杖為壽,二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樂全先生生日,以鐵拄杖為壽,二首》是蘇軾在宋代賦予了一個壽星樂全先生的生日祝福詩。
中文譯文:
第一首:
兩年相伴影隨身,
踏遍江湖草木春。
擿石舊痕猶在眼,
閉門高節欲生鱗。
第二首:
畏途自衛真無敵,
捷徑爭先卻累人。
遠寄知公不嫌重,
筆端猶自斡千鈞。
詩意:
這首詩是蘇軾為樂全先生慶祝生日而寫的。詩的第一首描述了樂全先生與蘇軾相伴兩年,無論去到哪里,他的影子都緊隨其后。他與蘇軾一起走過了山水間的草木重生,見證了歲月的流轉。即使樂全先生已有鐵拐杖作為生命的助力,他依然留下了過去曾經所經歷的痕跡,但他仍然堅守著自己的高尚道德,期望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加嶄新的成就。
第二首詩則表達了蘇軾對樂全先生的欽佩之情。樂全先生并不畏懼艱險的旅途,把自我守護作為真正無敵的力量,但卻看似追求捷徑,而捷徑卻往往給人帶來更多的困擾。盡管如此,蘇軾遠道寄去他的生日祝福,希望樂全先生能領悟到,別人的贊美都無法與自己文字的力量相比。蘇軾筆端的文字就像把持千鈞巨力的器物,他相信樂全先生能領悟其中的深意,從而繼續追求更高層次的人生境界。
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為了慶賀樂全先生的生日而寫的,表達出了對樂全先生的贊嘆和敬意。通過描繪樂全先生與蘇軾相伴兩年的情景,詩中展現了他們之間的友誼和共同的心路歷程。詩中對樂全先生高尚的品質和追求的贊美,表達了蘇軾對于朋友的敬佩之情。同時,詩中也蘊含了蘇軾對自身寫作的堅持和追求的自信。整首詩以流暢自然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筆端猶自斡千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è quán xiān shēng shēng rì, yǐ tiě zhǔ zhàng wèi shòu, èr shǒu
樂全先生生日,以鐵拄杖為壽,二首
èr nián xiāng bàn yǐng suí shēn, tà biàn jiāng hú cǎo mù chūn.
二年相伴影隨身,踏遍江湖草木春。
tī shí jiù hén yóu zài yǎn, bì mén gāo jié yù shēng lín.
擿石舊痕猶在眼,閉門高節欲生鱗。
wèi tú zì wèi zhēn wú dí, jié jìng zhēng xiān què lèi rén.
畏途自衛真無敵,捷徑爭先卻累人。
yuǎn jì zhī gōng bù xián zhòng, bǐ duān yóu zì wò qiān jūn.
遠寄知公不嫌重,筆端猶自斡千鈞。
“筆端猶自斡千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