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發中都朽貫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稍發中都朽貫錢”全詩
盡驅南畝扶犁手,稍發中都朽貫錢。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太皇太后閣六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皇太后閣六首》是蘇軾的一首詩詞,該詩描述了他十年來沒有看到過一場嚴冬的雪,但他卻喜歡春天的美景。他忍不住將自然景色與自己的生活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對農耕生活的向往。
詩中描述了自己驅車經過南畝,手握犁頭,在中都(指東京)種田的情景。由于物質條件的改善,他的生活變得更加富裕,可以從幾十里外的田地驅車前往耕作,這是一種生活的幸福。詩中的“中都”是指東京,而“朽貫錢”表示價值不菲的貨幣。
這首詩通過描繪生活中的喜悅,抒發了蘇軾對農耕生活的向往與贊美。他期盼著能夠真實地參與農耕工作,體驗和感受大自然的恩賜,享受豐收和生活的滿足。
這首詩的賞析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 對農耕生活的贊美:詩人通過描述自己在農田中耕作的情景,表達了對農耕生活的向往和喜愛。詩中透露出詩人對樸實生活的崇尚,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2. 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形容豐收之際的景色,以及自然界的變化。通過描寫“三白(雪)壓春田”,強調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色,表達了他對自然美的熱愛。
3. 對生活的向往:詩中描繪了詩人富饒而舒適的生活,他可以驅車到田地勞作,享受收獲和自然的恩賜。這種向往反映了他對世俗生活的追求,對享受生活的欲望。
總之,《太皇太后閣六首》是蘇軾在表達對農耕生活的向往和贊美的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美的熱愛和對世俗生活的渴望。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富有詩意和愜意的生活情景,描繪出一個溫暖而美好的農耕景象。
“稍發中都朽貫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huáng tài hòu gé liù shǒu
太皇太后閣六首
gòng dào shí nián wú là xuě, qiě xīn sān bái yā chūn tián.
共道十年無臘雪,且欣三白壓春田。
jǐn qū nán mǔ fú lí shǒu, shāo fā zhōng dōu xiǔ guàn qián.
盡驅南畝扶犁手,稍發中都朽貫錢。
“稍發中都朽貫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