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睡覺無人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人睡覺無人見”全詩
山中只有蒼髯叟,數里蕭蕭管送迎。
千株玉槊攙云立,一穗珠旒落鏡寒。
何處霜眉碧眼客,結為三友冷相看。
東麓云根露角牙,細泉幽咽走金沙。
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蒼龍浴渥洼。
食罷茶甌未要深,清風一榻抵千金。
腹搖鼻息庭花落,還盡平生未足心。
日射回廊午枕明,水沉銷盡碧煙橫。
山人睡覺無人見,只有飛蚊繞鬢鳴。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陶令思歸久未成,
遠公不出但聞名。
山中只有蒼髯叟,
數里蕭蕭管送迎。
千株玉槊攙云立,
一穗珠旒落鏡寒。
何處霜眉碧眼客,
結為三友冷相看。
東麓云根露角牙,
細泉幽咽走金沙。
不堪土肉埋山骨,
未放蒼龍浴渥洼。
食罷茶甌未要深,
清風一榻抵千金。
腹搖鼻息庭花落,
還盡平生未足心。
日射回廊午枕明,
水沉銷盡碧煙橫。
山人睡覺無人見,
只有飛蚊繞鬢鳴。
中文譯文:
陶令思念家鄉歸久未能如愿,
遠離塵囂的長老只聞其名。
山中只有一位蒼髯的老人,
幾里外管風琴的聲音送別和迎接。
山上千株挺拔的樹木像玉槊一樣聳立,
一穗穗珍珠裝飾的旗幟在寒冷的鏡子前飄落。
那位擁有霜色眉毛和碧綠眼睛的客人,
與我結為冷淡相互欣賞的三友。
山的東麓云霧彌漫,山頂露出角牙,
細小的泉水悄悄地流過金色的沙灘。
不能忍受土和肉埋葬我的骨骸,
但還沒有讓蒼龍去浸泡渥洼。
吃完飯,茶杯未曾深飲,
清風吹拂,一張簡陋的床抵得上千金。
肚子顫動,鼻息中花兒凋謝,
我的一生還未滿足心靈的需求。
陽光照射下回廊,午睡的枕頭明亮,
水潭中的碧煙銷散一片橫亙。
山人獨自睡覺,無人目睹,
只有蚊子繞著我的鬢發嗡嗡作響。
詩意和賞析:
《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是蘇軾表達對山居生活的思考和感慨的詩詞作品。詩中通過描繪山中的景物和與山中的長老相遇,表達了蘇軾對自然山水的喜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詩的前兩句寫陶令思念家鄉,但一直未能如愿歸鄉,遠離塵囂的長老只能聽聞其名,暗示了長期離鄉的蘇軾對家的思念和對寧靜的向往。
接下來的幾句寫蘇軾在山中遇到了一位蒼髯的老人,他在山中吹奏管風琴,以送別和迎接蘇軾。這位老人象征著山中的智者和長者,他們的相遇象征在山中的相逢和交流。
詩中還描繪了山中的景物,如千株挺拔的樹木、穗珠裝飾的旗幟和露角的山峰,展現了山中的壯麗景色。同時,蘇軾也提到了一位擁有霜色眉毛和碧綠眼睛的客人,與他結為冷淡相互欣賞的三友,這表達了蘇軾對山中友誼和深思熟慮的態度。
接下來的幾句寫山中的泉水和山骨的命運。細小的泉水幽靜地流過金沙,展現了山中的寧靜和美麗。蘇軾表示不能忍受自己的骨骸被埋在土地中,希望能夠被蒼龍浸泡于清涼的渥洼之中,這里暗示了蘇軾對永恒和超脫凡塵的追求。
詩的后面幾句描述了蘇軾在山中吃飯、喝茶和午睡的情景。雖然簡樸,但蘇軾認為清風吹拂和一張簡陋的床都可以抵得上千金。然而,肚子顫動和鼻息中花兒凋謝,表達了蘇軾對生活的不滿足和對內心追求的渴望。
最后兩句寫蘇軾在回廊上午睡,陽光明亮,水潭中的碧煙消散。山人獨自睡覺,只有蚊子繞著他的鬢發嗡嗡作響。這里呈現了山中的寧靜和孤獨,以及蘇軾在山居生活中的自在和獨立。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山中的景物和蘇軾對山居生活的思考。通過山中的長老、友誼和自然景色的描繪,詩表達了蘇軾對自然的贊美、對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內心追求的不滿足。這首詩以樸素的筆調和細膩的意象展現了山居生活的美好和獨特魅力,體現了宋代文人士人對自然與人文的追求和探索。
“山人睡覺無人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ú rì shān róng zhǎng lǎo fāng zhàng wǔ jué
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
táo lìng sī guī jiǔ wèi chéng, yuǎn gōng bù chū dàn wén míng.
陶令思歸久未成,遠公不出但聞名。
shān zhōng zhǐ yǒu cāng rán sǒu, shù lǐ xiāo xiāo guǎn sòng yíng.
山中只有蒼髯叟,數里蕭蕭管送迎。
qiān zhū yù shuò chān yún lì, yī suì zhū liú luò jìng hán.
千株玉槊攙云立,一穗珠旒落鏡寒。
hé chǔ shuāng méi bì yǎn kè, jié wèi sān yǒu lěng xiāng kàn.
何處霜眉碧眼客,結為三友冷相看。
dōng lù yún gēn lù jiǎo yá, xì quán yōu yè zǒu jīn shā.
東麓云根露角牙,細泉幽咽走金沙。
bù kān tǔ ròu mái shān gǔ, wèi fàng cāng lóng yù wò wā.
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蒼龍浴渥洼。
shí bà chá ōu wèi yào shēn, qīng fēng yī tà dǐ qiān jīn.
食罷茶甌未要深,清風一榻抵千金。
fù yáo bí xī tíng huā luò, hái jǐn píng shēng wèi zú xīn.
腹搖鼻息庭花落,還盡平生未足心。
rì shè huí láng wǔ zhěn míng, shuǐ chén xiāo jǐn bì yān héng.
日射回廊午枕明,水沉銷盡碧煙橫。
shān rén shuì jiào wú rén jiàn, zhǐ yǒu fēi wén rào bìn míng.
山人睡覺無人見,只有飛蚊繞鬢鳴。
“山人睡覺無人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