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麓云根露角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麓云根露角牙”全詩
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蒼龍浴渥洼。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麓云根露角牙,
細泉幽咽走金沙。
不堪土肉埋山骨,
未放蒼龍浴渥洼。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寺廟的景象,強調了修行者在佛法中的追求和人生的意義。詩中通過描繪山林、水流和自然元素,抒發了詩人對生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賞析:
詩的第一句"東麓云根露角牙"描繪了寺廟位于山麓的景象,云霧繚繞,寺廟猶如巨大的牙齒露出地面。這一描寫表現了寺廟的莊嚴和壯觀。
接著,詩人描述了"細泉幽咽走金沙",細小的泉水低聲細語地流淌,仿佛是在金沙上奔馳。這里的描寫給人一種寧靜和清新的感覺,也暗示了修行者在佛法中追求心靈的凈化和升華。
然而,接下來的兩句"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蒼龍浴渥洼"則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的不滿和對生死的思考。詩人認為人的肉體和塵世的束縛無法容納靈魂的升華,未能得到真正的解脫。他希望自己能夠像蒼龍一樣,洗凈塵埃,獲得心靈的洗滌和升華。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寄托了詩人對生命和人生意義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通過描繪山林、水流和龍的形象來表達詩人內心深處的哲思和情感。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對佛法和人生的思考,同時也展現了他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東麓云根露角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ú rì shān róng zhǎng lǎo fāng zhàng wǔ jué
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
dōng lù yún gēn lù jiǎo yá, xì quán yōu yè zǒu jīn shā.
東麓云根露角牙,細泉幽咽走金沙。
bù kān tǔ ròu mái shān gǔ, wèi fàng cāng lóng yù wò wā.
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蒼龍浴渥洼。
“東麓云根露角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