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應客主盡詩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故應客主盡詩人”全詩
樊口凄涼已陳跡,(昔與張同游武昌樊口,來詩中及之。
)班心突兀見長身。
(臺吏謂御史立處為班心。
)江湖前日真成夢,鄠杜他年恐卜鄰。
此去若容陪坐嘯,故應客主盡詩人。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張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別》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張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別》
玉堂給札氣如云,初喜湘累復佩銀。
樊口凄涼已陳跡,(昔與張同游武昌樊口,來詩中及之。)
班心突兀見長身。(臺吏謂御史立處為班心。)
江湖前日真成夢,鄠杜他年恐卜鄰。
此去若容陪坐嘯,故應客主盡詩人。
中文譯文:
玉堂頒發的文書多如云,初次獲得湘累和佩銀。
樊口的凄涼景象已成為過去,(曾與張舜民一起游歷武昌樊口,這首詩中有所提及。)
御史的身份顯得突兀高大。(臺吏說御史站立的地方就是班心。)
江湖中的過往日子變成了夢,未來恐怕與鄠杜(地名)為鄰。
如果有機會與你一起坐下吟詠,應該是客人和主人盡情地表現為詩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給張舜民寫的離別詩。張舜民是蘇軾的朋友,當時他從御史的職位離開虢州時,蘇軾寫下了這首詩來表達對他的留戀和祝福。
詩中描述了玉堂頒發文書的繁忙景象,以及張舜民初次獲得湘累和佩銀(可能是指官職晉升和得到賞賜),暗示著張舜民的卓越才能和功績。然后提到樊口凄涼的景象已經成為過去,這里是蘇軾和張舜民曾一起游歷的地方,通過描繪樊口的變遷,表達了離別的感傷。接著,詩中出現了"班心突兀見長身"的描述,班心指的是御史站立的地方,這里借以表達張舜民身份的顯赫和高大。
接下來,詩人蘇軾用"江湖前日真成夢"來形容過去的日子已經如夢一般遙遠。"鄠杜他年恐卜鄰"則是暗示未來的不可預知性,可能指張舜民離開虢州后的前途未卜。
最后兩句"此去若容陪坐嘯,故應客主盡詩人"表達了蘇軾對張舜民的期望,希望有機會與他再次相聚,共同抒發詩人的情懷。詩中以客人和主人的身份來形容彼此間的關系,也是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詩歌創作的重視。
整首詩既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離別的傷感,又展示了蘇軾對張舜民的贊賞和祝福,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才情橫溢的藝術魅力。
“故應客主盡詩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āng shùn mín zì yù shǐ chū cuì guó zhōu liú bié
次韻張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別
yù táng gěi zhá qì rú yún, chū xǐ xiāng lèi fù pèi yín.
玉堂給札氣如云,初喜湘累復佩銀。
fán kǒu qī liáng yǐ chén jī, xī yǔ zhāng tóng yóu wǔ chāng fán kǒu, lái shī zhōng jí zhī.
樊口凄涼已陳跡,(昔與張同游武昌樊口,來詩中及之。
bān xīn tū wù jiàn cháng shēn.
)班心突兀見長身。
tái lì wèi yù shǐ lì chù wèi bān xīn.
(臺吏謂御史立處為班心。
jiāng hú qián rì zhēn chéng mèng, hù dù tā nián kǒng bo lín.
)江湖前日真成夢,鄠杜他年恐卜鄰。
cǐ qù ruò róng péi zuò xiào, gù yīng kè zhǔ jǐn shī rén.
此去若容陪坐嘯,故應客主盡詩人。
“故應客主盡詩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