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煩鶯舌奏鏗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煩鶯舌奏鏗鏘”全詩
使君尚許分池綠,鄰舍何妨借樹涼。
亦有杏花充窈窕,更煩鶯舌奏鏗鏘。
身閑酒美誰來勸,坐看花光照水光。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新葺小園二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新葺小園二首》
短竹蕭蕭倚北墻,
斬茅披棘見幽芳。
使君尚許分池綠,
鄰舍何妨借樹涼。
亦有杏花充窈窕,
更煩鶯舌奏鏗鏘。
身閑酒美誰來勸,
坐看花光照水光。
中文譯文:
短竹蕭蕭倚北墻,
茅草和棘叢斬盡方見幽芳。
庭院主人還愿意與我共享池塘的碧綠,
鄰居們何妨借用樹蔭來避暑。
園中還有杏花裝飾窈窕的庭院,
更令人煩惱的是鶯鳥唱出鏗鏘的歌聲。
身處閑暇,美酒誰來相勸,
我坐著欣賞花的光彩映照在水面上的光芒。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寫的,描述了一座被重新修葺的小園子的景象,以及園中的各種美好景物和情境。詩中通過描寫竹子、茅草、棘叢,以及使君、鄰舍、杏花、鶯鳥等元素,展示了園中的寧靜和美麗。
首先,詩人用"短竹蕭蕭倚北墻"來描繪園中的竹子,通過竹子的形象營造出清幽的氛圍。然后,詩人表達了修葺后的園子更加宜人,斬除茅草和棘叢之后,才能真正欣賞到園中的幽雅景致。
詩中的"使君"指園主,他愿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綠色池塘,也表達了對和諧共處的向往。鄰舍們借用樹蔭來避暑,顯示了鄰里之間的友好和互助。
詩中還描繪了園中的杏花,使庭院更加美麗動人。然而,鶯鳥的歌聲讓人感到煩惱,這可能是因為鶯鳥的歌聲過于嘈雜,打破了寧靜的氛圍。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身處閑暇時,美酒難得好,希望有人能相勸,同時,他坐著欣賞花的光彩映照在水面上的景象,以此表現出對美好景物的欣賞與享受。
整首詩通過對園子中的景物描寫,展現了蘇軾對自然之美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抒發了對人際關系和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構建,使讀者感受到一種寧靜和愉悅的氛圍,讓人沉浸在這個美麗的小園中。
“更煩鶯舌奏鏗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qì xiǎo yuán èr shǒu
新葺小園二首
duǎn zhú xiāo xiāo yǐ běi qiáng, zhǎn máo pī jí jiàn yōu fāng.
短竹蕭蕭倚北墻,斬茅披棘見幽芳。
shǐ jūn shàng xǔ fēn chí lǜ, lín shè hé fáng jiè shù liáng.
使君尚許分池綠,鄰舍何妨借樹涼。
yì yǒu xìng huā chōng yǎo tiǎo, gèng fán yīng shé zòu kēng qiāng.
亦有杏花充窈窕,更煩鶯舌奏鏗鏘。
shēn xián jiǔ měi shuí lái quàn, zuò kàn huā guāng zhào shuǐ guāng.
身閑酒美誰來勸,坐看花光照水光。
“更煩鶯舌奏鏗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