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人敬慕肅容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俾人敬慕肅容看”全詩
星騎箕簸揚糠秕,斗掌權衡表漢桓。
冬有愆陽嫌薄熱,夏多沴氣畏輕寒。
賴得五賢清雅出,俾人敬慕肅容看。
分類: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次韻借觀《睢陽老五圖》》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借觀《睢陽老五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國老安榮心自閑,
紫袍金帶舊簪冠。
星騎箕簸揚糠秕,
斗掌權衡表漢桓。
冬有愆陽嫌薄熱,
夏多沴氣畏輕寒。
賴得五賢清雅出,
俾人敬慕肅容看。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在觀賞《睢陽老五圖》之后所寫。詩中描述了國老(指古代官員)心境寧靜,身著紫袍、佩戴金帶、戴著舊式簪冠。他們在星辰的引領下,像箕簸一樣揚起了糠秕,又像斗掌一樣掌握著權衡,展示了漢代桓帝時期的風采。詩中還提到冬天有時過于寒冷,陽光不夠溫暖;夏天則多了些炎熱和濕氣,畏懼輕微的寒冷。然而,感謝睢陽老五的藝術作品,五位賢者的清雅風范得以流傳,使人們對他們心懷敬仰,肅容細細欣賞。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國老的安閑心境、服飾和對季節變化的感受,引出了對《睢陽老五圖》的贊美和敬仰之情。詩人以簡潔而有力的筆觸,將國老的形象繪制得栩栩如生,展示了他們的文雅風范和高尚品質。通過對冬夏之際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感受,并通過和五位賢者的作品相聯系,突出了他們的價值和影響。整首詩以贊美之辭表達了詩人對睢陽老五以及他們的藝術作品的敬仰之情,體現了詩人對古代文化的傳承和推崇。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通過對國老、季節和藝術作品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古代文化的贊美和敬仰之情,展示了蘇軾對人文藝術的獨特洞察力和審美情趣。
“俾人敬慕肅容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jiè guān suī yáng lǎo wǔ tú
次韻借觀《睢陽老五圖》
guó lǎo ān róng xīn zì xián, zǐ páo jīn dài jiù zān guān.
國老安榮心自閑,紫袍金帶舊簪冠。
xīng qí jī bǒ yáng kāng bǐ, dòu zhǎng quán héng biǎo hàn huán.
星騎箕簸揚糠秕,斗掌權衡表漢桓。
dōng yǒu qiān yáng xián báo rè, xià duō lì qì wèi qīng hán.
冬有愆陽嫌薄熱,夏多沴氣畏輕寒。
lài dé wǔ xián qīng yǎ chū, bǐ rén jìng mù sù róng kàn.
賴得五賢清雅出,俾人敬慕肅容看。
“俾人敬慕肅容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