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風露好恰在人歸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明風露好恰在人歸后”全詩
折得清香滿袖
一對鴛鴦眠未足
葉下長相守
莫傍細條尋嫩藕
怕綠刺、□(上“四”下“娟”之右半)衣傷手
可惜許、月明風露好
恰在人歸后
分類: 雨中花
作者簡介(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雨中花》晏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中花·剪翠妝紅欲就》是宋代晏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剪翠妝紅欲就,
折得清香滿袖。
一對鴛鴦眠未足,
葉下長相守。
莫傍細條尋嫩藕,
怕綠刺、□(上“四”下“娟”之右半)衣傷手。
可惜許、月明風露好,
恰在人歸后。
中文譯文:
在雨中的花朵上剪下嫩綠的葉子,裝點鮮艷的花瓣。
剪下來的花葉散發出清香,彌漫在袖子上。
一對鴛鴦鳥在雨中休眠不足,它們長時間地相互陪伴在葉子下。
不要去靠近那些細長的莖去尋找嫩藕,
因為怕受到綠色的刺傷手指。
可惜現在,月明和露水都很美好,
然而這美好正好出現在人們離去之后。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雨中花朵的美麗景象,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細膩觀察和感受。詩中通過描寫剪下的花葉散發的清香、鴛鴦鳥的眠伴以及嫩藕的保護之情,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熱愛。詩的最后兩句,恰好在人們離去之后,描述了月明和露水的美景,暗示了人們常常忽略了自然之美,只有在離開之后才能真正欣賞到。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雨中花朵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熱愛。剪翠妝紅的意象表現了花朵的美麗,清香滿袖的描寫增添了詩意的層次。一對鴛鴦眠未足,長相守的形象展示了自然界中的伴侶關系,傳遞出詩人對愛情和珍貴關系的思考。詩中出現的嫩藕、綠刺等自然元素,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呈現出詩人對自然的細致觀察和關懷之情。最后兩句以月明和風露的美好形容了離去后的景象,呼應了整首詩中的離愁別緒,給人以深思。整首詩以簡短的篇幅傳遞了豐富的意境,展現了晏殊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自然之美的敏銳觸覺。
“月明風露好恰在人歸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zhōng huā
雨中花
jiǎn cuì zhuāng hóng yù jiù
剪翠妝紅欲就
zhé dé qīng xiāng mǎn xiù
折得清香滿袖
yī duì yuān yāng mián wèi zú
一對鴛鴦眠未足
yè xià zhǎng xiàng shǒu
葉下長相守
mò bàng xì tiáo xún nèn ǒu
莫傍細條尋嫩藕
pà lǜ cì shàng" sì" xià" juān" zhī yòu bàn yī shāng shǒu
怕綠刺、□(上“四”下“娟”之右半)衣傷手
kě xī xǔ yuè míng fēng lù hǎo
可惜許、月明風露好
qià zài rén guī hòu
恰在人歸后
“月明風露好恰在人歸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