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條發紅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條發紅穗”全詩
因愁百卉嬌,強作芳菲意。
分類:
作者簡介(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柳》晏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柳》是宋代文學家晏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河邊的柳樹名聞遐邇,青翠的條枝上長滿了紅色的花穗。
因為憂愁,百花都顯得嬌弱,只有柳樹強作風姿綽約的意態。
詩意:
這首詩以柳樹為主題,表達了柳樹在河邊的美麗和高貴。晏殊通過對柳樹的描繪,展示了柳樹在花草中的獨特地位和魅力。詩中還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以愁緒為背景,突出了柳樹在愁怨中的青春和生命力。
賞析:
晏殊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柳樹的美麗景象。柳樹是中國古代文人詩詞中常見的主題之一,它象征著柔美、堅韌和忍耐力。詩中的柳樹被賦予了擅長佳名的美譽,展示了它在自然界中的獨特地位。青條發紅穗的描寫表達了柳樹枝葉的繁茂和美麗,同時也暗示了柳花的嬌嫩和紅艷。
詩中的“因愁百卉嬌”一句,通過對百花嬌弱的描繪,突出了柳樹在愁怨中的顯赫地位。在晏殊的筆下,柳樹的美麗和高貴成為了愁緒中的一抹亮色,與其他花卉形成鮮明的對比。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柳樹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思考。柳樹作為詩中的形象,象征著堅韌和生命力,它在愁煩和傷感中依然能夠展示出風姿綽約的姿態,給人以希望和勵志。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界中的柳樹形象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生命的感悟,展示了晏殊細膩的審美情趣和對生命的獨特理解。
“青條發紅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ǔ
柳
hé liǔ shàn jiā míng, qīng tiáo fā hóng suì.
河柳擅佳名,青條發紅穗。
yīn chóu bǎi huì jiāo, qiáng zuò fāng fēi yì.
因愁百卉嬌,強作芳菲意。
“青條發紅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