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結香茅致百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復結香茅致百祥”全詩
就日望云皆善祝,圣人洪算與天長。
分類:
作者簡介(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端午詞·御閣》晏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端午詞·御閣》是晏殊(宋代文學家)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初垂彩艾迎新節,
復結香茅致百祥。
就日望云皆善祝,
圣人洪算與天長。
詩意:
這首詩詞是為了慶祝端午節而創作的。詩人描述了最初彩艾剛剛垂掛,迎接著新的節日的到來,并用香茅重新編結,祈求百事吉祥。每到端午節的這一天,人們都期盼著祥云的出現,因為在這一天,圣人的預測和天命將會長久存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端午節為背景,通過描繪彩艾和香茅的裝飾,表達了慶祝節日的喜悅心情。彩艾是端午節的傳統飾品,用來驅邪避兇,詩中的“初垂彩艾”意味著新的節日即將到來。香茅則象征著吉祥和美好的寓意,將人們的祝福和希望寄托其中。詩的后兩句表達了人們對祥云的期盼,認為在端午節這一天,圣人的預言和天命會長時間存在,給人們帶來好運和福祉。
整首詩詞以簡短的語句表達了端午節的喜慶和祝福之情,通過對彩艾、香茅和祥云的描繪,展現了傳統文化中對吉祥和美好的追求。詩人晏殊以簡潔明快的文字,將端午節的節慶氛圍和人們的期盼表達得淋漓盡致,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節日的喜悅和祝福的美好。
“復結香茅致百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ān wǔ cí yù gé
端午詞·御閣
chū chuí cǎi ài yíng xīn jié, fù jié xiāng máo zhì bǎi xiáng.
初垂彩艾迎新節,復結香茅致百祥。
jiù rì wàng yún jiē shàn zhù, shèng rén hóng suàn yǔ tiān cháng.
就日望云皆善祝,圣人洪算與天長。
“復結香茅致百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