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讀書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寄語讀書人”全詩
寄語讀書人,呶呶非勝處。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偶書》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偶書》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偶書一首,它的內容表達了王安石對讀書人的寄語和對學習的思考。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惠施說萬物,
盤特忘一句。
寄語讀書人,
呶呶非勝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話的形式展現了王安石的思考和對讀書人的寄語。詩的開頭提到了惠施,他是戰國時期的一位著名的墨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惠施的論點是萬物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功能,但王安石在這里卻說“盤特忘一句”,意思是即使是有著千變萬化的事物,也要時刻記住其中一個關鍵的觀點或真理。
接下來,王安石通過“寄語讀書人”的方式,將自己的思考傳達給讀書人。他用“呶呶非勝處”來形容讀書人,呶呶是指讀書人剛剛開始學習時的狀態,不夠成熟,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這并不是貶低讀書人,而是表達了王安石對讀書人的期望和鼓勵。他希望讀書人能夠不斷進步,超越自己的不足之處。
整首詩給人一種諄諄教誨的感覺,王安石通過對話的方式,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點明了學習的重要性和讀書人應該追求的目標。詩中所表達的觀點和思考也反映了王安石推崇實用主義的思想,他注重實踐和對真理的把握,希望讀書人能夠在學習中不斷進步并理解事物的本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文字,傳達了深刻的思想,是一首富有教益和啟發性的作品。
“寄語讀書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shū
偶書
huì shī shuō wàn wù, pán tè wàng yī jù.
惠施說萬物,盤特忘一句。
jì yǔ dú shū rén, náo náo fēi shèng chù.
寄語讀書人,呶呶非勝處。
“寄語讀書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