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傅至死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賈傅至死悲”全詩
古人事一職,豈敢茍然為。
哭死非為生,吾心良不欺。
滔滔聲利間,絳灌亦何知。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雜詠三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雜詠三首》
懷王自墮馬,
賈傅至死悲。
古人事一職,
豈敢茍然為。
哭死非為生,
吾心良不欺。
滔滔聲利間,
絳灌亦何知。
中文譯文:
懷念王自從馬上墮落,
賈傅一直悲傷至死。
古人對于做官一職,
豈敢隨便行事。
哭泣死者并不能讓生者活下去,
我心底的良知是不會欺騙我的。
滔滔紛爭利益之間,
絳灌(指政治權謀)又如何能真正了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題為《雜詠三首》。詩人通過抒發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表達了對于世事的反思和對人生的思考。
首先,詩中描述了懷念王自墮馬以及賈傅的悲痛。這些都是古代歷史中的人物,通過表達對他們的懷念和悲傷,詩人展現了對于過去時光和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接著,詩人提到了古代官員對待職責的態度。他表示古人對于做官一職是非常認真的,不敢隨便行事,暗示了對現實社會的反思。詩人以反問句的形式,表達了對當時一些官員不負責任的行為的不滿。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生死和利益的思考。他認為為死者哭泣并不能讓生者得到真正的生活,同時強調自己的內心是真實而正直的。最后一句中的“滔滔聲利間,絳灌亦何知”意味著社會上紛繁的爭斗和利益之間,政治權謀的操作者又如何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復雜。
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哲理的語言,通過對歷史人物、社會現象和人生道義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于時代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力。這首詩詞充滿了思考和呼喚,使人們對于自身的行為和社會現象進行反思,并追求真實與正直。
“賈傅至死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yǒng sān shǒu
雜詠三首
huái wáng zì duò mǎ, jiǎ fù zhì sǐ bēi.
懷王自墮馬,賈傅至死悲。
gǔ rén shì yī zhí, qǐ gǎn gǒu rán wèi.
古人事一職,豈敢茍然為。
kū sǐ fēi wéi shēng, wú xīn liáng bù qī.
哭死非為生,吾心良不欺。
tāo tāo shēng lì jiān, jiàng guàn yì hé zhī.
滔滔聲利間,絳灌亦何知。
“賈傅至死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