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山只隔數重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鍾山只隔數重山”全詩
憶我小詩成悵望,鍾山只隔數重山。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與寶覺宿龍華院三絕句》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作家王安石創作的《與寶覺宿龍華院三絕句》。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于陳跡倦追攀,
但見幽人數往還。
憶我小詩成悵望,
鐘山只隔數重山。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王安石感到自己年事已高,對于過去的經歷和事物已經厭倦,不再追求追溯過去的痕跡。然而,他卻看到有些隱士仍然在這個世間來回行走,追求著他們內心的寧靜和追求。王安石回憶起自己年少時寫下的詩篇,不禁感到無限的遺憾,因為現實中的種種曲折和世俗的束縛使得他無法再如當初那般無拘無束地創作。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思念之情,他與鐘山只隔著幾重高山,而這鐘山既有現實的山脈,也有精神上的境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王安石對于人生經歷和創作的反思。他對過去的追憶中流露出一種對于時光流轉和歲月更迭的感慨,老去的他已經對于追求過去的痕跡感到厭倦,而身邊仍有隱士在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追求。同時,他回憶起自己年少時寫下的詩篇,對于現實的曲折和世俗的束縛感到遺憾和無奈,這種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現。最后兩句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思念之情,他與鐘山只隔著幾重高山,既有現實生活的阻隔,也有精神上的境界。整首詩詞通過抒發個人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揭示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渴望,以及對于自由創作和追求內心真實的追求。
“鍾山只隔數重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bǎo jué sù lóng huá yuàn sān jué jù
與寶覺宿龍華院三絕句
lǎo yú chén jī juàn zhuī pān, dàn jiàn yōu rén shù wǎng huán.
老於陳跡倦追攀,但見幽人數往還。
yì wǒ xiǎo shī chéng chàng wàng, zhōng shān zhǐ gé shù chóng shān.
憶我小詩成悵望,鍾山只隔數重山。
“鍾山只隔數重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