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安能長忍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投老安能長忍垢”全詩
投老安能長忍垢,會當歸此濯寒泉。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雜詠五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詠五首》是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朝陽映屋擁書眠,
夢想鍾山一慨然。
投老安能長忍垢,
會當歸此濯寒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王安石在朝陽照耀下,躺在屋中擁著書本入眠的情景。詩人夢想著能夠像鍾山一樣自由豪邁。他表達了對官場生活的不滿和對返璞歸真的向往。他質疑自己是否能夠像隱士一樣忍受朝廷的污濁,最終決定歸隱到清涼的泉水旁。
賞析:
這首詩詞體現了王安石作為一位政治家和文人的矛盾心態。他在政治上有所成就,但同時也感到了官場的壓力和不自由。通過描繪自己睡夢中的情景,他表達了對自由和寧靜生活的向往。鍾山是指唐代著名隱士鍾紹京,他以返樸歸真的生活態度而聞名。王安石希望自己能夠像鍾山一樣,擺脫俗務的紛擾,過上清涼自在的生活。
詩中的最后兩句表達了王安石的疑問和決心。他在反問自己是否能夠忍受官場的垢污,是否能夠保持清廉和正直。最終,他決定投老歸隱,選擇濯洗寒泉,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純潔。
這首詩詞通過對個人情感和社會現實的反思,展示了王安石內心的掙扎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它具有一定的抒發個人情感和抒發社會不滿的意味,同時也反映了王安石的政治理想和為官清廉的追求。
“投老安能長忍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yǒng wǔ shǒu
雜詠五首
zhāo yáng yìng wū yōng shū mián, mèng xiǎng zhōng shān yī kǎi rán.
朝陽映屋擁書眠,夢想鍾山一慨然。
tóu lǎo ān néng zhǎng rěn gòu, huì dāng guī cǐ zhuó hán quán.
投老安能長忍垢,會當歸此濯寒泉。
“投老安能長忍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