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江南討狂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去年江南討狂賊”全詩
干戈未定失壯士,使我嘆恨傷精魂。
去年江南討狂賊,臨江把臂難再得。
別時孤云今不飛,時獨看云淚橫臆。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苦戰行》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苦戰行》
苦戰身死馬將軍,
自云伏波之子孫。
干戈未定失壯士,
使我嘆恨傷精魂。
去年江南討狂賊,
臨江把臂難再得。
別時孤云今不飛,
時獨看云淚橫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杜甫對戰爭的悲傷和對戰士的懷念。詩中通過描述戰爭的場面和英勇的將士,表達了對戰爭中傷亡的痛惜和悼念之情。
首先,詩人提到了馬將軍,說他在苦戰中不幸犧牲了,他自稱是伏波之子孫。伏波是戰國時期的將領,很有聲望,所以馬將軍自居為伏波的后代,也暗示他的將領才華和高尚品質。
接著,詩人說,因為戰爭還沒有結束,英勇的壯士們都失去了生命,這讓他感到無比痛惜和傷心。他對戰爭的殘酷和無情表示深深的嘆息和恨,也對戰士們的犧牲表示深深的敬意和哀悼。
然后,詩人提到了自己去年在江南討伐狂賊的經歷,他曾經與馬將軍并肩作戰,但現在馬將軍已經去世,他再也無法與他并肩戰斗了。這種別離之情使他覺得孤云不再飛翔,自己時常獨自望著天空,眼淚不禁橫流下來。
整首詩充滿了悲愴和憤怒,對戰爭的殘酷及其對士兵的傷害表達了詩人的深深憂傷之情。通過描寫戰爭帶來的傷亡和別離,詩人呈現出一個充滿哀傷而又真實的畫面,通過對戰爭的批評和對戰士的追憶,表達了對和平的追求和對戰亂的憎恨。
“去年江南討狂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ǔ zhàn xíng
苦戰行
kǔ zhàn shēn sǐ mǎ jiāng jūn, zì yún fú bō zhī zǐ sūn.
苦戰身死馬將軍,自云伏波之子孫。
gān gē wèi dìng shī zhuàng shì,
干戈未定失壯士,
shǐ wǒ tàn hèn shāng jīng hún.
使我嘆恨傷精魂。
qù nián jiāng nán tǎo kuáng zéi, lín jiāng bǎ bì nán zài dé.
去年江南討狂賊,臨江把臂難再得。
bié shí gū yún jīn bù fēi, shí dú kàn yún lèi héng yì.
別時孤云今不飛,時獨看云淚橫臆。
“去年江南討狂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