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都門手一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憶昔都門手一攜”全詩
夢回金殿風光別,吟到銀河月影低。
舞急錦腰迎十八,酒酣金盞照東西。
何時得遂扁舟去,邂逅從君訪剡溪。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寄程給事》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程給事》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憶昔都門手一攜,
春禽初向苧蘿啼。
夢回金殿風光別,
吟到銀河月影低。
舞急錦腰迎十八,
酒酣金盞照東西。
何時得遂扁舟去,
邂逅從君訪剡溪。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向往。詩中描繪了一個場景,詩人回憶起過去與朋友一起離開都城的情景,聽到春天的鳥兒在苧蘿上啼叫。然后詩人又夢回到金殿,回憶起那里的風景,吟唱著的詩歌讓銀河的月光變得更加低迷。接著是描述舞蹈的場景,舞者急促地轉動著錦繡的腰身,歡迎十八位客人,喝得酒興正濃,金盞的光芒照射著東西。最后,詩人渴望著什么時候能夠實現自己的愿望,乘坐小舟去追尋,與朋友一同游覽剡溪。
賞析:
這首詩詞以回憶和向往為主題,通過描繪過去和未來的情景,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向往自由自在的態度。詩詞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那些美好時光和追求自由的激情。詩人通過對春鳥啼叫、金殿風光、銀河月影、錦腰舞蹈等場景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浪漫的氛圍,激發讀者對美好時光和自由的向往之情。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渴望,希望能夠早日實現自己的愿望,與朋友一同展開新的旅程。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優美,給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間。
“憶昔都門手一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chéng jǐ shì
寄程給事
yì xī dōu mén shǒu yī xié, chūn qín chū xiàng zhù luó tí.
憶昔都門手一攜,春禽初向苧蘿啼。
mèng huí jīn diàn fēng guāng bié, yín dào yín hé yuè yǐng dī.
夢回金殿風光別,吟到銀河月影低。
wǔ jí jǐn yāo yíng shí bā, jiǔ hān jīn zhǎn zhào dōng xī.
舞急錦腰迎十八,酒酣金盞照東西。
hé shí dé suì piān zhōu qù, xiè hòu cóng jūn fǎng shàn xī.
何時得遂扁舟去,邂逅從君訪剡溪。
“憶昔都門手一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