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酌煩可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酌煩可滌”全詩
解鞍寒山中,共坐寒水側。
新甘出短綆,一酌煩可滌。
仰攀青青枝,木醴何所直。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同沈道源游八功德水》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同沈道源游八功德水》。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寒云靜如癡,寒日慘如戚。
寒冷的云彩靜靜地懸浮在天空,宛如癡迷般無動于衷;寒冷的陽光黯淡無光,給人一種悲戚之感。
解鞍寒山中,共坐寒水側。
解開馬鞍,停在寒冷的山中,共同坐在寒冷的水邊。
新甘出短綆,一酌煩可滌。
新酒甘美,倒出于短繩中,只需一杯,煩惱即可洗滌。
仰攀青青枝,木醴何所直。
仰望著青翠的樹枝,不知木醴(一種美酒)何處流淌而來。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沈道源在寒冷的山水之間共同游玩的情景。詩中通過使用冷寒的意象,表達了孤寂、凄涼的情緒。寒云、寒日、寒山、寒水等元素被用來強調寒冷的氛圍,同時也暗示了人世的冷漠和無情。然而,在這種環境中,作者與朋友共同坐下,品嘗新酒,尋求心靈上的慰藉。仰望青翠的樹枝,作者思考著美酒的來源,也引發了對生命意義和人生境遇的深思。整首詩以寒冷的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對人情冷暖與人生哲理的抒發,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一酌煩可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shěn dào yuán yóu bā gōng dé shuǐ
同沈道源游八功德水
hán yún jìng rú chī, hán rì cǎn rú qī.
寒云靜如癡,寒日慘如戚。
jiě ān hán shān zhōng, gòng zuò hán shuǐ cè.
解鞍寒山中,共坐寒水側。
xīn gān chū duǎn gěng, yī zhuó fán kě dí.
新甘出短綆,一酌煩可滌。
yǎng pān qīng qīng zhī, mù lǐ hé suǒ zhí.
仰攀青青枝,木醴何所直。
“一酌煩可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