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南樓與北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況南樓與北齋”全詩
昨夜月明江上夢,逆隨潮水到秦淮。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江寧夾口二首》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江寧夾口二首》
作者:王安石(宋代)
鍾山咫尺被云埋,
何況南樓與北齋。
昨夜月明江上夢,
逆隨潮水到秦淮。
中文譯文:
鐘山近在咫尺卻被濃云遮蔽,
更不用說南樓和北齋。
昨夜明亮的月光照耀著江上的夢,
逆著潮水的流向來到秦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的《江寧夾口二首》之一,描繪了作者在江寧夾口的美景和感受。江寧夾口是指南京城東的山峽地帶。
首先,詩中提到的"鍾山"即鐘山,指的是南京鐘山,它離作者非常近,只有咫尺之遙。然而,由于濃云的遮擋,作者無法親眼目睹鐘山的美景,這也讓人感受到了一種遺憾和無奈。
接著,詩中提到的"南樓和北齋"是指江寧夾口地區的南樓和北齋,它們都是景點和居所,代表著人們的生活和居住環境。這里作者借景抒懷,表示即使是這樣美麗的地方,在濃云的遮掩下也無法完全欣賞到其中的美好。
然后,詩中描繪了作者的夢境。在昨夜,明亮的月光照耀著江面,作者在夢中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江上的景色和氛圍。這里的月光和夢境都象征著一種理想化的美好,給人以希望和慰藉。
最后,詩中提到作者逆隨潮水到達秦淮。這里的秦淮指的是南京的秦淮河,潮水代表著江水的流動。逆隨潮水,意味著作者逆流而上,追尋著自己的夢境和向往,表達了作者堅定不移地追求理想的決心和勇氣。
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向往和對現實的思考,抒發了對遺憾和無奈的感嘆,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和堅持。這首詩通過寫景,反映了作者的內心感受,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何況南樓與北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níng jiā kǒu èr shǒu
江寧夾口二首
zhōng shān zhǐ chǐ bèi yún mái, hé kuàng nán lóu yǔ běi zhāi.
鍾山咫尺被云埋,何況南樓與北齋。
zuó yè yuè míng jiāng shàng mèng, nì suí cháo shuǐ dào qín huái.
昨夜月明江上夢,逆隨潮水到秦淮。
“何況南樓與北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九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