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能鎮壓黃塵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那能鎮壓黃塵起”全詩
那能鎮壓黃塵起,強欲侵凌白日飛。
邑犬橫來矜意氣,窟蟾偷出助光輝。
都城只有袁安憊,我亦年年幸賜衣。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次韻張氏女弟詠雪》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張氏女弟詠雪》的中文譯文如下:
天上空多地上稀,
初寒風力故應微。
那能鎮壓黃塵起,
強欲侵凌白日飛。
邑犬橫來矜意氣,
窟蟾偷出助光輝。
都城只有袁安憊,
我亦年年幸賜衣。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人王安石的作品。詩人以詠雪的形式,表達了對逆境堅強的態度和對美好事物的贊美之情。
詩中第一句描述了天空中的云霧稀疏,地上的積雪稀少,暗示初寒的風力應該相對較弱。接著詩人提到這些雪花并不能抑制黃塵的升騰,強烈的欲望使得它們試圖侵犯白日的飛翔。這里可以將黃塵理解為世俗的塵埃和瑣事,而白日則象征著純潔和高尚的理想。
第三句中的"邑犬"和"窟蟾"是指世俗中的庸人和卑微之物,它們出現在這里矜持著傲慢的態度,企圖竊取光輝。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那些傲慢自大、利欲熏心的人們的諷刺和警示。
最后兩句表達了自己的感慨和心境。詩人說只有袁安(指袁安之才)在都城中憂心忡忡,而他自己每年都有幸得到賞賜的衣物。這里詩人以自己的境遇對比袁安的困境,表達了對自身幸運的感激和對袁安的同情。
整首詩詞通過對雪的描繪,寄托了詩人對理想追求和對世俗現實的反思。在逆境中,詩人仍然堅持追求純潔和高尚的品質,并表達了對那些追逐功名利祿、迷失本心的人們的批判。這首詩詞既有寓意深遠的哲理,又展現了王安石的才思和情感。
“那能鎮壓黃塵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āng shì nǚ dì yǒng xuě
次韻張氏女弟詠雪
tiān shàng kōng duō dì shàng xī, chū hán fēng lì gù yīng wēi.
天上空多地上稀,初寒風力故應微。
nà néng zhèn yā huáng chén qǐ, qiáng yù qīn líng bái rì fēi.
那能鎮壓黃塵起,強欲侵凌白日飛。
yì quǎn héng lái jīn yì qì, kū chán tōu chū zhù guāng huī.
邑犬橫來矜意氣,窟蟾偷出助光輝。
dū chéng zhǐ yǒu yuán ān bèi, wǒ yì nián nián xìng cì yī.
都城只有袁安憊,我亦年年幸賜衣。
“那能鎮壓黃塵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