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來顛倒枕書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困來顛倒枕書眠”全詩
到了不如無累後,困來顛倒枕書眠。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適意》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適意》
一盞燈相伴了十余年,
舊事陳陳相言已經很多次。
到了無憂無慮的時候,
疲倦時顛倒著書枕而眠。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王安石過著簡單、寧靜生活的狀態。詩中的一盞燈象征著溫暖和安慰,作者和這盞燈已經相伴了十多年。他講述了許多舊事,已經講述了很多次。然而,當他達到無憂無慮的境地時,他感到疲倦和困倦,只能顛倒著書枕而眠。
賞析:這首詩簡潔而富有意境,通過描述一個平凡而寧靜的生活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寧靜、舒適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一盞燈的存在象征著家庭的溫暖和穩定,它與作者相伴了十多年,是作者生活中的一部分。舊事陳言的描繪顯示了作者過去的經歷豐富而有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舊事已經說得很多次,也逐漸變得索然無味。然而,當作者達到一種無憂無慮、沒有負擔的狀態時,他卻感到疲倦和困倦。這種情感轉變反映了人們對于追求安逸與安靜的矛盾心理。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引發讀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共鳴。
“困來顛倒枕書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ì yì
適意
yī dēng xiāng bàn shí yú nián, jiù shì chén yán zhī jǐ biān.
一燈相伴十余年,舊事陳言知幾編。
dào liǎo bù rú wú lèi hòu, kùn lái diān dǎo zhěn shū mián.
到了不如無累後,困來顛倒枕書眠。
“困來顛倒枕書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