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負幽人久見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負幽人久見招”全詩
生才故有山川氣,卜筑兼無市井囂。
三葉素風門閥在,十年陳跡履綦銷。
歸榮早晚重攜手,莫負幽人久見招。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不到太初兄所居遂已十年以詩攀寄》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不到太初兄所居遂已十年以詩攀寄》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一水衣巾翦翠綃,
九峰環佩刻青瑤。
生才故有山川氣,
卜筑兼無市井囂。
三葉素風門閥在,
十年陳跡履綦銷。
歸榮早晚重攜手,
莫負幽人久見招。
中文譯文:
水波間剪翠色繡衣巾,
環繞九峰佩戴著青瑤。
因為生來有著才華,所以具有山川的氣質,
居住在卜筑山中,沒有市井的喧囂。
素風門閥在三葉之上,
十年來的痕跡已漸漸消磨。
歸來的榮耀早晚會再次牽手,
不要辜負那位久違的幽居之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寫給他的朋友太初兄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太初兄的生活環境和王安石對他的思念之情。
首先,描述了太初兄的衣巾如翠綃一般美麗,九峰環佩刻有青瑤,顯示了太初兄高雅的品味和獨特的氣質。
接著,詩人說太初兄生來有才華,因此具有山川的氣質。他居住在卜筑山中,遠離了市井的喧囂,過著清幽的生活。這里可以理解為太初兄不為世俗所困擾,專注于追求內心的高尚和自我境界的提升。
詩中提到"三葉素風門閥在",暗指太初兄擔任官職,是素風門的成員之一。素風門是宋代文人組織,聚集了一批才華出眾的文人。
接著詩人表達了對太初兄長時間不見的思念之情。十年來的時光已經過去,太初兄的痕跡漸漸消磨,但歸來的榮耀早晚會再次與詩人攜手共進。這里表達了詩人對太初兄未來的期望和對友誼的珍視。
整首詩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太初兄的生活和詩人對他的思念,展現出深厚的情感和對友誼的珍重。同時,通過山川的象征和遠離市井的描繪,詩人也表達了對清靜、高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莫負幽人久見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ú dào tài chū xiōng suǒ jū suì yǐ shí nián yǐ shī pān jì
不到太初兄所居遂已十年以詩攀寄
yī shuǐ yī jīn jiǎn cuì xiāo, jiǔ fēng huán pèi kè qīng yáo.
一水衣巾翦翠綃,九峰環佩刻青瑤。
shēng cái gù yǒu shān chuān qì, bo zhù jiān wú shì jǐng xiāo.
生才故有山川氣,卜筑兼無市井囂。
sān yè sù fēng mén fá zài, shí nián chén jī lǚ qí xiāo.
三葉素風門閥在,十年陳跡履綦銷。
guī róng zǎo wǎn zhòng xié shǒu, mò fù yōu rén jiǔ jiàn zhāo.
歸榮早晚重攜手,莫負幽人久見招。
“莫負幽人久見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