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郡人迎下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遙想郡人迎下擔”全詩
遙想郡人迎下擔,白蘋洲渚正滄波。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送王介學士知湖州》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王介學士知湖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吳興太守美如何,
柳惲詩才未足多。
遙想郡人迎下擔,
白蘋洲渚正滄波。
這首詩詞表達了王安石送別王介學士去湖州任職的情感。下面是對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人首先贊美了被派往湖州擔任太守的王介學士,稱他美麗出眾,具有優秀的才華。接著,詩人提到自己的詩才不足以與王介相比。這里的柳惲是指詩人自己,他謙遜地表示自己的才華不如王介。
接下來,詩人回想起了郡人親自送行的情景。郡人是指湖州的百姓,下擔是指擔負著物品的擔子。詩人想象著郡人們扛著擔子遠遠地迎接王介的到來,展現了人們對他的敬重和期待。
最后兩句描述了白蘋洲渚的景色。白蘋洲是湖州的一個地名,渚指的是水邊的陸地。詩人描繪了渚上波浪滾滾的景象,給人一種湖州風光壯麗的感覺。
整首詩詞通過對王介學士的贊美和對湖州風景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王介的送別之情以及對湖州美景的向往。同時,詩中蘊含了一種自謙和對他人的敬重之情,彰顯了詩人的豁達和胸懷。
“遙想郡人迎下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jiè xué shì zhī hú zhōu
送王介學士知湖州
wú xīng tài shǒu měi rú hé, liǔ yùn shī cái wèi zú duō.
吳興太守美如何,柳惲詩才未足多。
yáo xiǎng jùn rén yíng xià dān, bái píng zhōu zhǔ zhèng cāng bō.
遙想郡人迎下擔,白蘋洲渚正滄波。
“遙想郡人迎下擔”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三覃 (仄韻) 去聲二十八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