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涕沾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投老涕沾衣”全詩
龍車不可望,投老涕沾衣。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題永昭陵》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題永昭陵》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神闕澹朝暉,
蒼蒼露未曦。
龍車不可望,
投老涕沾衣。
中文譯文:
光芒閃耀的宮闕靜謐無聲,
蒼蒼若露的天色尚未破曉。
龍車已遠離視野,
我投下悲淚沾濕衣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由宋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學家王安石所作,題材是永昭陵,表達了一種對時光流轉和人事更迭的感慨。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清晨時刻,宮闕的光輝還未出現,天色蒼蒼,似乎還帶著夜露。這里通過描繪清晨的寧靜和寂靜,給人一種深沉、沉思的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是詩人對永昭陵的景象的描寫。永昭陵是宋太宗趙光義和宋真宗趙炅的父親趙匡胤的陵墓。詩中的"龍車"指的是皇帝的座駕,這里表達了詩人對皇室的遠離和渺茫的感嘆。詩人無法看到龍車的蹤跡,可能意味著詩人的地位或者志向未能達到皇室權力的高度。
最后一句"投老涕沾衣"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悲傷和失落。"投老涕"意味著流下悲淚,"沾衣"表示悲傷之深。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所產生的哀傷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清晨的靜謐、永昭陵的遙遠和自己無法達到皇室權力的感嘆,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更迭的深沉思考和哀傷之情。
“投老涕沾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yǒng zhāo líng
題永昭陵
shén quē dàn zhāo huī, cāng cāng lù wèi xī.
神闕澹朝暉,蒼蒼露未曦。
lóng chē bù kě wàng, tóu lǎo tì zhān yī.
龍車不可望,投老涕沾衣。
“投老涕沾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