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明未得歸三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淵明未得歸三徑”全詩
庭下北風吹急雪,坐間南客送寒醅。
淵明未得歸三徑,叔夜猶同把一杯。
吟罷想君醒醉處,鍾山相向白崔嵬。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答熊本推官金陵寄酒》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答熊本推官金陵寄酒》
郁金香是蘭陵酒,
枉入詩人賦詠來。
庭下北風吹急雪,
坐間南客送寒醅。
淵明未得歸三徑,
叔夜猶同把一杯。
吟罷想君醒醉處,
鍾山相向白崔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是他回答熊本推官金陵寄送的酒的詩。詩中通過描繪酒和風雪,表達了對友誼和思念的情感。
首先,詩人將酒比作蘭陵酒,表示對金陵寄來的酒的贊美。蘭陵酒是當時著名的酒品之一,詩人認為金陵寄來的酒品如此上乘,以至于詩人感到自己無法通過詩歌來贊美它,認為自己的贊美是多余的。
接著,詩人描繪了庭下的北風急雪,表現出嚴寒的冬季景象。在這樣的寒冷天氣中,南方的客人仍然坐在詩人的屋內,為詩人送來寒冷的酒。這表達了友誼的深厚和對詩人的關懷。
詩的下半部分描寫了詩人和朋友的離別和思念之情。淵明指的是楊維楨,他未能回到原來的地方(歸三徑),叔夜指的是李覯,他仍然把酒與詩人共飲。詩人吟罷之后,想起朋友此刻可能已經醒來或者已經醉倒,產生強烈的思念之情。鍾山和白崔嵬都是地名,可能是詩人和朋友之間的約定地點,詩人希望能與朋友相遇。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友誼和思念之情,通過對酒、風雪和離別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敬意和對友情的珍重。這首詩展現了王安石清新含蓄的風格,是宋代文學的代表之作。
“淵明未得歸三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xióng běn tuī guān jīn líng jì jiǔ
答熊本推官金陵寄酒
yù jīn xiāng shì lán líng jiǔ, wǎng rù shī rén fù yǒng lái.
郁金香是蘭陵酒,枉入詩人賦詠來。
tíng xià běi fēng chuī jí xuě, zuò jiān nán kè sòng hán pēi.
庭下北風吹急雪,坐間南客送寒醅。
yuān míng wèi dé guī sān jìng, shū yè yóu tóng bǎ yī bēi.
淵明未得歸三徑,叔夜猶同把一杯。
yín bà xiǎng jūn xǐng zuì chù, zhōng shān xiāng xiàng bái cuī wéi.
吟罷想君醒醉處,鍾山相向白崔嵬。
“淵明未得歸三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