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有少緣灰未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尚有少緣灰未死”全詩
隱幾自憐居喪我,倨堂誰覺似非人。
難堪藏室稱中士,祗合箕山作外臣。
尚有少緣灰未死,欲持新句惱比鄰。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蓼蟲》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蓼蟲》是宋代王安石創作的,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蓼蟲事業無余習,
芻狗文章不更陳。
隱幾自憐居喪我,
倨堂誰覺似非人。
難堪藏室稱中士,
祗合箕山作外臣。
尚有少緣灰未死,
欲持新句惱比鄰。
詩意:
這首詩以蓼蟲和芻狗作為隱喻,表達了詩人對自身才華的沮喪和無奈之情。蓼蟲和芻狗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生物,它們的事業和文章都無法有所成就。詩人自我懷疑,覺得自己的居所也像個陋室,不知有誰認為他像個普通人一樣。他感到自己在藏室中自稱為中士,卻只能作為箕山的外臣,形容自己的才華受到了限制和忽視。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憤懣之情,他說自己的才華尚未完全消亡,仍有一絲火苗,他希望能以新的詩句來憤怒地刺激鄰人。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政治和文學上的自我困惑和不滿。蓼蟲和芻狗是微不足道的事物,通過將自己比作蓼蟲和芻狗,詩人暗示自己的才華和作品被忽視和輕視,無法得到應有的認可和發展。詩中的"隱幾"指的是隱居的小閣,詩人將自己比作居喪的人,表達了他對自己境遇的失落和無奈。"倨堂"指的是高雅的堂屋,詩人質疑自己是否有資格進入這樣的堂屋,是否被他人認可。"藏室"和"箕山"則是指王安石自己的政治生涯,他曾在政府中有所作為,但在變革失敗后被貶為外臣,這也是詩人自嘲和無奈的表達。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現狀的不滿和憤懣,他希望以新的詩句來激怒鄰人,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微妙的隱喻和自我質疑,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不滿。它揭示了作者在政治和文學領域的挫折和困惑,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處境和情感。整首詩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表達才華。
“尚有少緣灰未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ǎo chóng
蓼蟲
liǎo chóng shì yè wú yú xí, chú gǒu wén zhāng bù gēng chén.
蓼蟲事業無余習,芻狗文章不更陳。
yǐn jǐ zì lián jū sāng wǒ, jù táng shuí jué shì fēi rén.
隱幾自憐居喪我,倨堂誰覺似非人。
nán kān cáng shì chēng zhōng shì, zhī hé jī shān zuò wài chén.
難堪藏室稱中士,祗合箕山作外臣。
shàng yǒu shǎo yuán huī wèi sǐ, yù chí xīn jù nǎo bǐ lín.
尚有少緣灰未死,欲持新句惱比鄰。
“尚有少緣灰未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