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芽香嫩鯻魚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蕨芽香嫩鯻魚肥”全詩
安得先生同一飲,蕨芽香嫩鯻魚肥。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寄伯兄》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伯兄》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身留海上去何時,
只看春鴻北向飛。
安得先生同一飲,
蕨芽香嫩鯻魚肥。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王安石對遠離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人身處海上,不知何時才能回去,只能憑借遠處飛過的春天的鴻雁來了解家鄉的消息。他希望能與親友團聚,共同暢飲,品嘗新鮮的蕨芽和肥美的鯻魚。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渲染遠離家鄉的孤寂和思念之情,展現了王安石內心深處的鄉愁。詩中的海上意象和北飛的春鴻,將詩人與故鄉之間的距離和隔閡表達得淋漓盡致。在這種情感的映襯下,詩人對于家鄉的美食和親友的團聚更加強烈地渴望和向往。蕨芽香嫩、鯻魚肥美,給詩人帶來了味覺上的愉悅,也象征著家鄉的繁華和豐盛。整首詩詞憑借情感的表達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于故鄉和親情的共鳴。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王安石對故鄉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時通過美食的描寫,進一步展示了對家鄉的向往和對親情的渴望,給讀者帶來了情感上的共鳴和美好的聯想。
“蕨芽香嫩鯻魚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bó xiōng
寄伯兄
shēn liú hǎi shǎng qù hé shí, zhǐ kàn chūn hóng běi xiàng fēi.
身留海上去何時,只看春鴻北向飛。
ān dé xiān shēng tóng yī yǐn, jué yá xiāng nèn là yú féi.
安得先生同一飲,蕨芽香嫩鯻魚肥。
“蕨芽香嫩鯻魚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