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墟桑竹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丘墟桑竹繁”全詩
臺殿金碧毀,丘墟桑竹繁。
蕭蕭新犢臥,冉冉暮鴉翻。
回首千歲夢,雨花何足言。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光宅》王安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光宅》是宋代文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如今我得知了光宅寺,它的門口有一頭牛的石像。
臺殿上的金碧已經毀壞,丘墟間長滿了桑樹和竹子。
凄凄風聲中,一只新生的小牛躺臥著,夕陽下烏鴉盤旋。
回首往事,千年的夢境,雨中的花朵難以言說。
詩意:
《光宅》這首詩詞以寫景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光宅寺的感慨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詩中描繪了光宅寺的景象,以及臺殿的破敗和丘墟的繁茂,展示了歲月的無情和事物的變遷。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生命短暫和人事渺茫的思考,以雨中的花朵作為隱喻,表達了無法言說的情感和對人生的無奈感。
賞析:
《光宅》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描繪了光宅寺的景象,通過對殘破的宮殿和荒蕪的丘墟的描寫,傳達了歲月更迭和事物腐朽的主題。同時,作者通過描繪夕陽下的牛和盤旋的烏鴉,增添了詩詞的寂寥和凄涼之感。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時光流逝的感慨,以雨中的花朵來象征短暫而無法言說的美好。整首詩詞給人一種蕭瑟、憂傷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事物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思考。
王安石是北宋時期的重要文人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多以寫實主義風格著稱,注重對社會現實的揭示和批判。《光宅》這首詩詞雖然簡短,但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示了王安石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無常的深刻思考。這首詩詞既表達了對歷史滄桑和事物變遷的感嘆,又透露了對生命短暫和人事渺茫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丘墟桑竹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g zhái
光宅
jīn zhī guāng zhái sì, niú shǒu zhèng dāng mén.
今知光宅寺,牛首正當門。
tái diàn jīn bì huǐ, qiū xū sāng zhú fán.
臺殿金碧毀,丘墟桑竹繁。
xiāo xiāo xīn dú wò, rǎn rǎn mù yā fān.
蕭蕭新犢臥,冉冉暮鴉翻。
huí shǒu qiān suì mèng, yǔ huā hé zú yán.
回首千歲夢,雨花何足言。
“丘墟桑竹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