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信往來知氣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潮信往來知氣候”全詩
潮信往來知氣候,黿精出沒兆災祥。
煙生茶灶僧留款,風展蒲帆客去忙。
白發東坡在何許,兩行遺墨照琳瑯。
分類:
作者簡介(戴復古)

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靈洲》戴復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靈洲》
一臺中立郁蒼蒼,
四面山光接水光。
潮信往來知氣候,
黿精出沒兆災祥。
煙生茶灶僧留款,
風展蒲帆客去忙。
白發東坡在何許,
兩行遺墨照琳瑯。
中文譯文:
一座山峰屹立在蒼茫之中,
四周的山巒與水面相接。
從潮汐的往來可以知曉氣候的變化,
祥瑞的龜鱉時而出沒預示著災祥。
煙生起來,茶灶里的僧人留下一份好意,
風展開蒲帆,客人匆忙離去。
白發的東坡在何處,
兩行遺留的墨跡照耀著琳瑯之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靈洲》是宋代詩人戴復古所作,通過描繪一座山峰和其周圍的景象,表達了自然與人文之間的交融與和諧。
首先,詩中提到的“一臺中立郁蒼蒼”描繪了一座高大的山峰,高聳入云,屹立不倒,給人以穩定和堅定的感覺。四周的山巒與水面相接,展現出宏大自然景觀的壯麗和遼闊。
其次,詩中提到的“潮信往來知氣候,黿精出沒兆災祥”表現出作者對自然變化的敏感。通過觀察潮汐的往來,人們能夠了解到氣候的變化。而黿精(即龜鱉)的出沒則被人們視作災祥的預兆,傳達出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未來的期許。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繪茶灶中的煙和僧人的善意,以及風展開的蒲帆和匆忙離去的客人,展示了人文與自然的交融。煙生起來,象征著溫暖和人情味,僧人在茶灶留下款待客人的善意。而風展開的蒲帆和匆忙離去的客人則象征著繁忙的人世間的喧囂和匆忙。這些景象與山峰的壯麗景觀相互對應,形成了一種和諧的氛圍。
在最后兩句詩中,白發的東坡指的是北宋文學家蘇東坡,他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人物。通過提及蘇東坡,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前人的致敬。而“兩行遺墨照琳瑯”則象征著蘇東坡的文學遺產和精神影響。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靈洲》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之美,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同時,通過提及蘇東坡,表達了對前人的敬仰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
“潮信往來知氣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g zhōu
靈洲
yī tái zhōng lì yù cāng cāng, sì miàn shān guāng jiē shuǐ guāng.
一臺中立郁蒼蒼,四面山光接水光。
cháo xìn wǎng lái zhī qì hòu, yuán jīng chū mò zhào zāi xiáng.
潮信往來知氣候,黿精出沒兆災祥。
yān shēng chá zào sēng liú kuǎn, fēng zhǎn pú fān kè qù máng.
煙生茶灶僧留款,風展蒲帆客去忙。
bái fà dōng pō zài hé xǔ, liǎng xíng yí mò zhào lín láng.
白發東坡在何許,兩行遺墨照琳瑯。
“潮信往來知氣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