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從了義透音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知從了義透音聞”全詩
便好一坑埋眾妙,何須六結解諸根。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次韻樂先生吳中見寄八首》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樂先生吳中見寄八首》
知從了義透音聞,
古井無波豈更渾。
便好一坑埋眾妙,
何須六結解諸根。
中文譯文:
明白順從義理,透徹音韻之妙,
像古井無波一樣清澈,何來更多的渾濁之物。
只需埋葬一坑妙理,又何必糾結解釋那許多根源。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范成大創作的,以次韻樂先生吳中的來信為題材。詩中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紛爭、追求淡泊寧靜的心境。作者通過比喻古井無波、埋葬妙理的形象,寄托了自己追求理解真理、摒棄繁瑣紛擾的心愿。詩中呼應了信中的思想,強調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主張以簡單明了的方式理解事物,而不必糾纏于瑣碎的細節。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心境和思想。通過對古井無波和埋葬妙理的描繪,詩意深遠,意境清新。古井無波的形象象征著心靈的寧靜和純凈,表達了作者對于內心的追求,希望擺脫塵世的紛擾,尋求內心的平靜。而埋葬妙理則寓意著作者對于深奧的道理的領悟,主張以簡單直接的方式去理解事物,不必糾結于瑣碎的細節和復雜的解釋,強調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的心境和追求,旨在表達一種淡泊寧靜、超越塵世的境界。詩詞簡短而含蓄,給人以啟迪和思考。它通過形象生動的表達方式,引發讀者對于追求心靈寧靜和簡單真理的思考,體現了宋代文人追求內心自在、超脫塵世的精神追求。
“知從了義透音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è xiān shēng wú zhōng jiàn jì bā shǒu
次韻樂先生吳中見寄八首
zhī cóng le yì tòu yīn wén, gǔ jǐng wú bō qǐ gèng hún.
知從了義透音聞,古井無波豈更渾。
biàn hǎo yī kēng mái zhòng miào, hé xū liù jié jiě zhū gēn.
便好一坑埋眾妙,何須六結解諸根。
“知從了義透音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