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曾把酒泛湘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憶曾把酒泛湘漓”全詩
一笑相逢雙玉樹,花香如夢鬢如絲。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再試茉莉二絕》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再試茉莉二絕》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憶曾把酒泛湘漓,
茉莉球邊擘荔枝。
一笑相逢雙玉樹,
花香如夢鬢如絲。
中文譯文:
回憶起曾經舉杯暢飲在湘江畔,
在茉莉花球旁邊剝開荔枝。
一笑相逢,像是兩棵婀娜的玉樹,
花香如夢,發絲如細如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人范成大創作的《再試茉莉二絕》,通過描繪茉莉花和荔枝,以及與之相關的場景和意象,表達了作者對往昔美好時光的回憶和對美好事物的贊美。
詩的開篇,作者回憶起曾經在湘江畔舉杯暢飲的情景,將飲酒與湘江的泛舟相連,展現了一種自由奔放、暢快淋漓的氛圍。
接著,作者以茉莉球和荔枝作為意象,將兩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茉莉球是一種香氣撲鼻的花朵,而荔枝則象征著甘甜的果實。通過這樣的對比,作者將美麗和美味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多重感官的愉悅。
第三句描述了兩人相見時的情景,用“一笑相逢”來描繪,表達了相聚時的喜悅和親切感。將兩人比喻為“雙玉樹”,既表達了他們的高貴與美麗,又暗示了他們的相似之處。
最后一句以花香和發絲來形容美好的事物,花香如夢表示其虛幻而美好,發絲如絲則表達了其柔順和細膩之感。通過這樣的描寫,作者進一步強調了美好事物的優雅和細膩之處。
整首詩詞以清新、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茉莉花、荔枝和相聚的情景,通過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回憶,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等修辭手法,使詩意更加豐富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憶曾把酒泛湘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shì mò lì èr jué
再試茉莉二絕
yì céng bǎ jiǔ fàn xiāng lí, mò lì qiú biān bāi lì zhī.
憶曾把酒泛湘漓,茉莉球邊擘荔枝。
yī xiào xiāng féng shuāng yù shù, huā xiāng rú mèng bìn rú sī.
一笑相逢雙玉樹,花香如夢鬢如絲。
“憶曾把酒泛湘漓”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